接近的真相(2 / 3)

。临溪问他:“如果他知道的并不比你现在知道的多,岂不是白走一趟?”

凉风吹起二人的衣摆,闻着湖面上传来的水腥气,韩维叹了口气道:“我也想过,可是不亲自来一趟,我怎会甘心,且听他要说什么。”

临溪突然想起在湖边捉的老蚌:“河蚌?那个蚌呢?”

“还系在船尾。”

“我们要不要现在送给他,他一旦找到一样的南螺珠,就可以回到郢都了?”

“我也不知道里面究竟有没有他要找的东西,先不急。”

跟昨夜一样,刚到日暮时分,众多鸟儿便返巢归林,此山此水热闹的让人心情难以平静。远处张仲已经升起一堆篝火。乔临溪又凑过去不嫌聒噪地询问晚上要吃什么,张仲指着地上一堆鸟说:“烤肉吃。”

他命韩维去把鸟清理干净,烤好了喊醒他。

临溪坐在篝火边静静地烤着鸟肉,篝火对面的韩维就像她初见时的模样,火光在他冷峻的脸上跳跃,孤僻的一句话都不肯说。张仲斜靠着一块大石头,认认真真端详韩维,突然说:“你可能像你母亲多一点,只有眼睛像你父亲。”

韩维刚要开口,张仲伸手阻止道:“我让再看看你。”隔了很久他才问:“那晚你是如何逃脱了?”

韩维简短回复他:“管家谭叔带着我逃了出来,在舒窑隐姓埋名至今。”

张仲点头道:“是了,那晚去搜查你们韩家,李旭也去了,你们要想逃走也不算难。”

张仲的思绪回到十七年前的八月。

八月初三那天,黄陵侯召张仲和韩郢进府,黄陵侯对他们二人道:“都已八月了,天气不见凉爽,泰申君的病情日益加重,齐君连书两封书函,让我们速将‘知命’送去。我思来想去,你们二人行事谨慎武艺超群,将此任务交给你们二人我更放心。国君还将两年前从南方进贡来的南螺珠一并赠送齐国,以示两国睦好,你们一路上要加急,务必保护好这两样东西。”

韩郢道:“侯爷放心,我们一定尽职尽责。”他又对张仲笑道:“差不多回来的时候,正好能赶上我老母亲的六十寿辰。”

二人领命后立即忙着挑选人手准备车辆,初五出发,包括韩郢张仲在内,队伍共计十人。韩郢为了及时赶回来给母亲祝寿,一路上的行程非常快,前几日一切正常。第四日车马行至卯益城,突然有好几个兄弟嚷着水土不服闹肚子,车队只能放缓速度。

八月初九那天临近晌午,天气太热,一行人及马车内的几名美姬热的连连抱怨,韩郢只得在途径的一处酒铺停下休息饱腹。

张仲因平时就好酒,又经日头暴晒,他感觉喉咙冒烟口干舌燥,进了酒铺当下就饮了半坛浊酒。韩郢劝阻道:“季仲,少喝点,不要误了正事。”

张仲笑着相求:“好兄弟,你多留意些,我再喝一点,几日没沾酒想死我了。”韩郢体量弟兄们一路辛苦,便对众人说:“每人两碗酒,多喝一口就打好包袱回家去。”

他又对张仲道:“你我此趟任务十分重要,再许你喝两碗,等回了郢都我请你喝个够。”

谁知离开酒铺时,张仲又私藏了一坛酒在马车之中。

又有几个兄弟嚷着肚子疼,要去林中解决,张仲已喝的人事不知睡倒在马车中。黄昏时刻,队伍中的好几个人精神萎靡,骑在马上蔫菜似的慢吞吞前行,韩郢担忧众位兄弟再这样闹肚子必会出乱,正想着沿途找个大夫给众人瞧瞧病。

在韩郢毫无防备之时,突然从林中杀出六个蒙面人,为首的那个直奔藏南螺珠的马车。韩郢见势不好,对兄弟们喊道:“有盗贼,都给我抄家伙,护好南螺珠。”

六个贼人目的只是南螺珠,并不恋战,能躲就绝不动刀。韩郢担心南螺珠被抢必会牵连到侯爷和自己,因而拼了全力阻挡,直到他一剑砍死六人中的一个,为首的蒙面人才满身戾气杀过来。

贼人虽少,但是韩郢这队人马因水土不服,手软脚乏使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