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人民史观中真正的人民。
跟小资产阶级的定义:软弱摇摆是丝毫不挂钩的。
-
尽管不能用阶级视角来分析这种现象,但是马哲用生产力角度诠释了这种现象是怎么消亡的: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原子化
当人不再需要形成组织,才能生产生活时。豪右便不再有闾左可以剥削
在生产力不足的年代,豪右对闾左的剥削是我目前阅读到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所无法解决的困境。历史上的任何解决手段,都甚至只是在强化这种现象。所以继承了我的知识的欧若拉,对她看到的困境感到痛苦——她的有生之年都看不到问题的解决。
也没有任何能采取的积极手段。
-
至于我们的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问题的解决,那不是能讨论的话题。
-
-
-
除了上一章提到的欧若拉面临的问题外
在几章之前,欧若拉还面对了调查兵团骨干杀人事件。证据确凿,不管是习惯法,成文法,王国法,军法,还是要颁布的新法。从法律上来定罪,都会是死刑。
那件事没头没尾的结束了,不是我忘了,而是一直觉得棘手,不好写。没有多余的解释,无法让欧若拉的处理方案令人信服。这次一并做解释
前文杂谈1的最后,马克思的名人名言虽然很令人动容。但感动之余,也要警惕一个问题。
高尚的人看到我们的骨灰会洒下热泪。但也必须认清一个事实:
不够高尚的人才是构成社会人口的绝对主力。
如果不肯认清这个事实,认为中华民族可以六亿神州尽舜尧,后果将会是……
而更恐怖的,则是有人想消灭这个事实。
理想者的幼稚病,大抵是愚蠢如前者,或者残忍如后者
-
布尔什维克主义一定只能是多数派的主义。既然多数派是不高尚的人,那么显然身为多数派,也身为政策执行者的不高尚的人,一定不可能根据上面的意志来消灭自己。
在现实中不可行,在以现实为基础的小说中也不可行。
-
欧若拉面对的调查兵团团体,和王国的民众,是公平和政治正确习以为常的现代人吗?
并不是。他们是对特权和阶级习以为常的古代人。
所以欧若拉不会说什么法律面前没有情面,人人平等。
-
-
-
-
-
一点题外话,最近几天过了一遍时下很火的电视剧《狂飙》
看的真是满满的童年回忆,因为让我想起了《狂飙》剧情挺像的一部小说:
《盛世紫荆》
强烈推荐
给当时还是中学生的我带来了极大的价值观震撼
这么多年过去,性转文看了很多,还是觉得《盛世紫荆》的主角最合我的心意。集合了男性和女性两性的魅力,在暖男的诱惑和复仇的心愿面前,最终选择了后者。
-
顺便一提我对官场文□□文的看法:
很多人看到这种题材,立刻就联想到政治黑暗,保护伞。但这种理解是错误的,而且是完全错误的。
地方经济的发展和黑恶势力的形成是一体两面的。良民和坏人都希望过上美好生活。让前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成经济的发展,这是所谓科学社会主义。
前者是自发的,后者更是自发的。就算你没有官场,地区一样会形成黑恶势力。
不是政治黑暗和保护伞的存在导致了黑恶势力的滋生,是黑恶势力的滋生,向官场发起进攻,导致了政治的黑暗,
“他只是流水的县长,您才是铁打的黄老爷”
除非红军直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