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场反应,他径直问:“你家只剩草鱼了吗?还有没有鱼刺少一点儿的鱼啊?鲈鱼、鳜鱼什么的?我们想买点儿。”
“没有,但可以现在去钓。你们愿意等吗?”
袁满尚在犹豫,姜嘉遇和婉地抢答,“当然。现在距离晚饭时间还早呢。”
“不过,能不能钓到你们指定的那种,也得看运气。鲢鱼的概率会比较大。”云逸川回屋拿钓具,并穿好雨衣。
和风细雨中,云逸川带着姐弟俩前往自己经常钓鱼的船埠。春江一望微茫,两岸菜花黄,杏花白,柳色青。
云逸川给鱼竿试调,袁满则蹲去土里,帮忙挖蚯蚓做活饵。
姜嘉遇替袁满撑伞,他挪一步,她跟一步。身后不远的竹林乍然有飞鸟惊起,女孩仰头,只见一排白鹭飞向了漠漠水田间。
雨丝凝成水珠,挂在姜嘉遇的眼睫毛上,她感慨道,“这里的风景好像我之前见过的一幅画啊。”
“什么画?”袁满站起身,扭了扭腰杆。
“吴冠中的《漓江新篁》。在渝庆学美术的时候,老师让我们临摹过。阴沉的天、青山、竹林、河岸、屋舍,画里的元素这里都有,唯一的不同,是我们这儿绵延着颜色更鲜亮的油菜花。”
“吴冠中是谁?”袁满问姜嘉遇,同时把蚯蚓交给岸边的云逸川。
默默留意对话的云逸川加入了话题,“一位画家,刚去世不久。”
“你也认识啊?就我不认识,我只知道罗贯中。”袁满抚摸起鱼竿,“给我钓一会儿呗。”
云逸川松手,鱼竿顺势移交到了袁满手里。“我们学校图书馆的书很多都是来自本省的人民出版社和美术出版社的,刚好有几本吴冠中的画集。”
袁满满意地坐在小板凳上,“难怪了。我一万年都不进一次图书馆,哪里像你,平时备用钥匙都归你保管。”
姜嘉遇面朝袁满说话,灵魂却望着另一方向。“其实家乡的很多景致都会让我想起吴冠中的风景画。当然了,我指的不是白墙黑瓦江南水乡那几幅……”
“我看一些书上有介绍,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川渝学习和执教,很多年后还专门回来写生过,我想,咱们这些地方地理风貌上大同小异,画面觉得相似也不出奇。”云逸川也侧身对着袁满。
“你对这位画家了解的比我还多唉。”女孩忍不住看向披着雨衣的少年。
少年忽而腼腆,“我只是单纯记忆比较好,刚刚巧以前看过相关传记的文章。至于专业的美术知识,一窍不通。”
“这点我可以证明,他记忆真的牛。”坐着垂钓的袁满忽然抬头,“不过你俩能不能先别喧哗了,或者站远点去讨论艺术。”
两人短促地相视一笑,默契地没再说话。
或许是被少女刚才的眼神反应取悦到了,一贯宠辱不惊的少年悄然得意。这一刻,他好像更清晰地明白了多看书的益处。
*
新的一周,例行班会。班主任再次为桂源搭建演讲舞台,让他上台历练。
姜嘉遇起初不解老师为何如此重视,虽然班会在大多数学生眼里本来也没什么意义,被占用了也无所谓。
后来听同桌萧潇科普才知道,除了市文联、市教育学会等单位,医科大附中也是该演讲比赛联合主办方之一,初中组一等奖得主可做特长生入学,亚军和季军则享有加分资格。
如果桂源能直升或者通过加分过线,班主任带的这一届毕业班就多了一个重高生。升学率这种数据,多少都会影响奖金发放和职称考评的。
姜嘉遇忽然关注起了坐在斜前方的桂源,或者说直白点,是想通过他了解一些赛事情况。
“姜嘉遇同学,你老是盯着我干嘛?我背后有东西?”桂源把手放在后背一顿摸索,生怕是有人在他后背贴了“我是王八”之类的纸条。
“桂源,你这个周不是要参加演讲比赛吗?请问地点在哪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