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是发生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傍晚。 胡氏学堂上十休二,哪怕对热爱上学攒积分的程小棠而言,都有些负担,更不用说生性爱玩的孩子们。 因此每到休沐前一天,学生们的心就静不下来,期待得坐立难安。 夫子们经历过幼年时的寒窗苦读,也能理解,会在最后一天的课上教些轻松的内容。 而程小棠在休息前,还想着再送同窗们一份礼物,积极地去跟白老夫子谏言,在学堂添加一堂强身健体的武艺课。 “夫子,学生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 白老夫子失笑地看着程小棠,才四岁的孩子,说话都是奶声奶气的,偏偏总是一本正经地讲大道理,怼得学兄们无话反驳。 “棠宝又有新想法了?”白老夫子也忍不住跟着叫棠宝,还伸手摸着她的小脑袋,“说说看。” 程小棠清了清嗓子,“前日我读《道德经》,领悟到强健的体魄是学习的基石。” “如果在别人因为连考三天头晕眼花的时候,咱们学堂的学子却精神奕奕,是不是更有胜算?” 一番话说得极为真挚,圆溜溜的大眼睛还充满期待地望着白老夫子。 这几天积分的涨幅下降了不少,寒窗苦读的学子们接受能力很强,很快习惯了用抽背的方式温习功课,不再有那么多怨气。 同窗们从善如流是好事,就是不利于程小棠的还债大业。 于是乎,程小棠又想出了新的助学方针。 “你小小年纪,竟然读得懂《道德经》?”白老夫子坐直了身子,极为诧异道。 《道德经》并不在科考的范围内,又极为深奥,普通学子尚且不会特意去读。一个的四岁孩子,居然会在课业之余去翻阅。 程小棠折中答道:“回夫子,我只读了注解版的一点点。” “因为我以前身体不好,有个会医术的朋友告诉我书里说要锻炼身体。” 这个朋友,说的自然是萧昀舒。 收到程小棠的信时,萧昀舒暂时还无法从京城抽身,直接让人快马加鞭,将老家的藏书搬空了送到关凌村。 数量之多,程小棠那间由卧房隔出来的小书房根本放不下。 后来在程天禄的帮助下,筛选出一批程小棠最感兴趣的书籍,包括《道德经》、《齐民要术》以及《黄帝内经》等一些系列重要的工具书。 其中《道德经》虽被称为道家的起源,实则包罗万象,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 对程小棠而言,《道德经》在本身的价值之外,还有更重要的意义。 那就是可以用来解释,那些在他人看来有些天马行空的想法。 比如,让文弱的学子们,在学堂里锻炼身体。 “那些大书院里倒是有骑射课,可惜马匹不是普通人家负担得起的。”白老夫子并非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他自己当初赶考时,就饱受身体虚弱之苦。 只是胡氏学堂的学生,多数来自于并不十分富裕的农户,光是支付每月的束脩和笔墨费用,就竭尽全力了。 程小棠家里比镇上的居民还穷,当然不考虑人手一匹马这种不切实际的事。 “夫子,除了骑射,还有很多方式强身健体啊。” “比如扎马步可以培养耐力;跑步可以提升体力;俯卧撑能加强臂力,让字写得入木三分;还有引体向上......” 程小棠一说起锻炼方式,那是滔滔不绝。 别看她现在是个软绵绵的孩子,以前学会的技能可还在脑子里。 白老夫子听得若有所
第201章 学堂大乱斗(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