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和景仰。如果我大宋各位百战名将能皆尽留墨于校中,以此来激励后进之人……” 承风这一席话听得一众军中大佬俱都红光满面,嘴里念念叨叨地不知在咕哝些啥话。 曹彬、高怀德这些比较内向的,只是慈祥欣慰地看着承风频频点头,目光中更不乏赞赏。 承风这几句话正好挠到了他们心底的痒处,就连赵叔叔身后的郑恩都忍不住一个劲地搓手,挤眉弄眼的感概:“可惜某的字差了点,不然,也给贤弟留几笔......” 娘咧!郑恩的话听得在场之人都眼前发黑,这货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连自己的名字都写着费劲,总不能给人家赠字光写下自己的大名吧? “承风贤侄啊,你才思敏捷,又深受行伍之风的熏陶,不若由你构思,我等来执笔,岂不是更好?” 杨老将军抹着胡子,笑眯眯地说道。 众将听后连连点头,赵匡胤也不住地称赞。 “那小侄就献丑了!” 承风说着,收好赵匡胤亲笔写下的院训,在殿中踱起步来。 “厚德博学,强军兴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兵者,国之大事。” 盘算了半天,承风绞尽脑汁,把自己所熟知的古今著名军事格言通通数了一遍,一句句慢慢说了出来。 一众名将都埋头投入到码字大业当中去了, 只有石守信站在那里,焦急地搓着手,一副想说话又不知如何开口的为难样子。 “石将军,为何不动笔啊?” 承风正好走到他附近,顺口问道。 “老夫......嗯,老夫不善笔墨,这字嘛......” 石守信哼哧了半天,才扭捏地从嘴里蹦出几个字。 承风立马就心领神会了。 赵匡胤手下的这批将军,很多是起于草莽,从龙于微末之中的,像是守信、郑恩等皆是如此,像曹彬、高怀德等的儒将绝对是稀有的。 不过像杨业、潘仁美等将军虽不善文学,但是一笔字苍劲有力,还是拿得出手的。 对于石守信的行径,赵匡胤也是无言以对了。 自己曾多次劝他学习文化、研读兵书,这个老部下就是不听,只知痴迷于财货,到现在不光没有半点长进,还当殿在后辈面前丢人,真是太过打脸了! “石爱卿啊,你想写何字不如朕来代笔吧!最后由你署名,如何?”赵匡胤看不下去了,只好给自己的老部下一个台阶下。 “末将谢陛下隆恩!”石守信感激地一个头磕在地上,“陛下,您写什么都可以,老石这条命都是您的,您说一,某绝不说二!” 虽然这话实在,但也太过粗鄙,听得曹彬和高怀德这两老儒将一个劲摇头。 “石爱卿言重了,哈哈!”赵匡胤笑着挥手让他平身,转身朝承风道,“贤弟,你来想一句,就算朕和石爱卿一起赠予学院的学训,如何?” 承风闻言赶紧点头,灵机一动,想起一则后世军中广为流传的一句话。 “既如此,请陛下手书:大宋帝国的利益高于一切……” “好!承风贤侄这话老石爱听!”石守信一听这句话,立即眉开眼笑,几乎想掐这承风的脖子表达他的激动之情了。 赵匡胤愣了一下,旋即嘴角微扬,毫不犹豫地转身写下这十一个大字! “成了!”赵匡胤罢笔而立,长吸了一口气,很自恋地左看右看。 承风接过来,赶紧一记马屁送上:“行云流水、一气呵成,陛下的书法可自成一家矣!”承风的美艳听得老赵两排大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