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御前献礼:内燃机(3 / 5)

到后续帝国各部门的动作了。
而这,也正是他想要的!
在一些重要的事项上,是有着亲自推动的必要性的,不过也没有必要什么事亲力亲为,那也不符合身为一个上位者的处事原则。
——
很快,三大内燃机公司都带着各自的样机以及工程师团队抵达了金陵城,不仅仅有汽油机,他们也带上了煤气机,辽东机械公司还带上了他们之前搞过的煤油机……此外广州机械公司得知了这一消息后,也联系了工商部方面的负责人,然后也带着他们还处于研发中心的柴油机过来了。
毕竟他们正在搞的柴油机也是内燃机,而且他们还是目前国内仅有一个搞柴油机的厂商……尽管技术进度非常缓慢,但是搞个演示用的样品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于是乎,这一场本该一场属于汽油机的御前展览演示会,就变成了扩大化的内燃机御前展览演示会。
罗志学得知后也表示了首肯,反正都是看,各种内燃机都看一看发展情况也是好的。
御前展览掩饰会很快就准备妥当了,承顺四十六年初冬十一月,罗志学带着一票人参加这一场内燃机演示会——跟着罗志学一起出席演示会的不仅仅是一票工商业领域里的负责官员,还有其他领域里的文官,同时包括军方的十几个高级将领。
此外连天子以及多个亲王也陪同出席!
光看跟随天子出席的诸多人员名单,就直接把这一场演示会的规格拉到了最高。
这让很多人仔细回忆后,发现上一次陛下带着这么多重要人员参加新科研产品演示会的时候,还是在有线电报搞出来的时候。
而有线电报是什么级别的科研成果啊?
那可是被帝国高层定型为重大国防兼民生的最高级战略科研成果之一!
有线电报的出现,让大楚帝国获得了快速获知千里之外甚至万里之前各种消息的手段。
这一手段对于大楚帝国维持其全球统治是非常重要的。
打个比方,没有有线电报的话,如果东欧那边发生什么事情的话,金陵方面最快也需要十多天左右才能获知消息,这还是建立在消息就发生在东欧铁路沿线,消息在第一时间里就通过火车一路往金陵方向传递。
然后再把消息从金陵传递到东欧……那么又得少则十多天的时间。
这一来一回都一个多月了。
然而有了有线电报的话,通过有线电报,东欧那边有什么情况,当天就能够通过电报向金陵方向传递,哪怕电报传递也需要经过众多电报站中转,但是一天内也足以把信息传递到金陵城了。
然后金陵城方面再把相关的处理意见通过电报传递到东欧地区巡抚或驻军。
如此一来,东欧有什么紧急事情的话,金陵城方面短则一段,长不过两天就能够进行及时处理,并且落实到位。
这种信息处理速度,对于一个疆域庞大,直辖领地以及行政领地,藩属国领地遍布全球的帝国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要不然的话,动不动消息延迟几个月,这全球帝国根本无法维持多久,对海外领地的控制力度也不咋地,只能走那些海外分封,或者是授予海外领地总督极大自主权的方式进行统治。
就和早年大楚帝国在南洋以及美洲等地区的统治一样,都是授予了当地的巡抚极大的自主权,甚至包括宣战权以及签署条约的权限。
不是当时金陵城方面想要放权,而是实在没办法,只能放权。
而有了有线电报后就不一样了,基本上通了电报的海外地区领地,其巡抚基本都会撤销了宣战这些敏感的权限,重新收回到金陵城方面亲自处理。
有线电报这种便捷通信项目,对于大楚帝国这种全球性帝国而言,其重要性不亚于百万大军,所以帝国高层都是极为重视,这些年不管是内阁还是军方都是极力支持有线电报线路的建设。
就连太平洋海底电缆都尝试铺设了一次,以尝试联系本土和美洲方面……很可惜的是铺设还没有完成十分之一就失败了。
海底电缆要求的技术太高,施工难度太大,一时半会搞不成功,但是帝国又迫切的需求解决本土和美洲地区的快速通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