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就和之前的外籍军团复制使用正规军早年使用的线列战术一样。换装之后的外籍军团,尽管士兵的综合素质远不如楚军的正规军士兵,但是依旧爆发出来了远超线列时代的战斗力。承顺四十六年五月,在南欧的意大利半岛地区爆发了一场土著动乱,在教皇国里,大量民众在不甘心失去权力和金钱的宗教首领的鼓动下围攻楚国在罗马城的租界,喊出了驱逐楚国人,恢复自由之类的口号。保卫租界的外籍军团印度第二十三师下属的一百多名士兵,而这一百多名士兵依靠着手中的十八型步枪,击退了教皇国军队前后三次的进攻,累计击毙土著军六百多人……以至于通往楚国租界的通道上都铺满了土著军的尸体。随后在紧急赶到的数百名印度二十三师士兵的增援下,外籍军团第二十三师不仅仅保卫了租界,顺带还把已经占据教皇国的军队彻底击溃。随后自然就是老一套,但是更加残酷的清洗作战……驻防意大利半岛地区的印度第二十三师大部分主力都进驻了这个宗教意义极为浓厚的小国家,并展开针对性的报复和清洗。教皇都被抓起来然后来了个凌迟……这也引发后续大楚帝国民政部下发新的宗教文件,要求各藩属国严查极端信仰的非法宗教组织,除了法定佛教以及道教外,其他宗教一律严禁。而教皇国乃至欧洲当地宗教会对抗楚国人……其实理由也很简单,可不是因为什么信仰问题,而是因为楚国人扶持下的各藩属国,可不搞什么十一税那一套……这些藩属国利益,由楚国人自己来掠夺就行了,可不会让给那些宗教!而之前,楚国人对这些也没有太大的兴趣,只要自己的利益能够保证了,其他的什么宗教其实不太管的,但是这一次的围攻罗马租界行为,却是让帝国高层里不少人非常愤怒。然后就直接出台了一个宗教禁令……要求各藩属国捕杀非法神职人员,摧毁所谓的教堂……帝国范围内,包括藩属国领地里都不允许存在比天子更神圣的人或神!简直活腻歪了!这也直接导致了欧洲地区的大规模动荡……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短时间内,军方更加关注的是换装了十八型步枪的外籍军团的战斗机,而这一次罗马城的战斗让军方看到了外籍军团的战斗力,也加强了帝国组建更多外籍军团,用来代替正规军执行低烈度作战任务的决心。没有多久,承顺四十六年九月份,军务院就递交了要把现有的外籍军团,从现有的五十多万的人规模,扩充到一百万人规模的报告。扩充的这些外籍军团,将会承担更多的藩属国驻防任务以及在非洲地区的野外作战任务,进而减少正规军的海外部署数量,压缩正规军高昂的军费,减少正规军的伤亡。这个报告很快获得了罗志学的批准!在罗志学看来,外籍军团到目前为止,算是比较成功的海外领地军事部署方案……成本低廉,不用担心伤亡,用土著对付土著就挺好的。而且因为外籍军团的装备水平,是要弱于正规军两代之多……所以哪怕是外籍军团出现什么叛乱也不用担心镇压不下去。同时外籍军团使用的十八型步枪,这玩意也是严重依赖楚国自身的工业体系……哪怕有外籍军团叛乱了,控制了某一片地区,它也不可能自行制造子弹进行补充。只要在后勤供应上,尤其是子弹和炮弹供应上进行严格控制,那么基本不用担心外籍军团的叛乱。这种情况下,适当的建设更多的外籍军团在海外执行作战任务,这是可以接受的。不过为了让外籍军团更加可控,罗志学也指示了军务院方面,外籍军团的武器装备,必须要落后正规军两代以上!短时间内不考虑让外籍军团装备连发步枪……外籍军团的作战对象是土著,使用单发步枪就很充分了,用不着太好的武器装备。火炮方面也是如此,有个早期的野战炮以及山炮还有步兵炮就够了,更先进的野战火炮以及大口径火炮就不要装备了。同时还要限制技术兵器的数量,不能搞太多……这也是为了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