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武器的时候,那可是张嘴线膛,闭嘴后装……至于火帽击发枪……那都是上不来台面的东西,先用十三年式燧发枪改装一批用着就行了。但是装线膛步枪研发进度极度缓慢……别说后装线膛枪了,就算是前装线膛枪也是迟迟搞不出来。等前装线膛枪稍微搞出来,都还没办法大规模装备的时候,军方又发现搞前装线膛枪的技术储备都可以直接搞后装线膛枪了,于是决定等一等,等到后装线膛步枪弄出来了直接一步到位。这就是二十年代中期开始的十八型步枪项目。但是前装也好,后装也好,线膛枪迟迟难产,同时能够改装的十三年式燧发枪也都改装完了。同时军队又迫切的需要大量的新式武器,所以军方不得不临时性弄了个二十三年式火帽击发枪出来……这个二十三年式火帽击发枪,其实就是十三年式燧发枪改装而来的二十一年式火帽击发枪的全新生产版本……两者几乎一摸一样,使用的技术都是非常落后的技术。结果呢……这典型的过渡应急产物,愣是先生产了一百多万支装备正规军,后来楚军又大规模搞外籍军团,同时为了武装民兵,又陆续生产了两百万支装备外籍军团和民兵。最终导致二十三年式火帽击发枪这破玩意,最终产能超过四百万……再加上改装来的二十一年式火帽击发枪的话,二十一年式/二十三年式火帽击发枪的总数量超过五百万。但是即便如此,陆军高层也从来没有喜欢过这款武器……这东西其实真的很落后。严格上来说除了铜火帽以及枪管烤蓝技术外,其他的技术,尤其是枪管铸造和加工技术那都是帝国十年代的技术产物了,那个时候楚国人都还在用水利设备生产枪械呢。因此十八型步枪一出来后,陆军就毫不犹豫的把这款火帽击发枪从正规军里踢了出去,成为了民兵和外籍军团的武器使用。在陆军装备的诸多轻武器里,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作为下一代制式武器,然后也顺利服役并大规模使用的亲儿子,只有十三年式燧发枪以及十八型步枪这三种。其他的都是半路上位的干儿子,陆军一边用一边嫌弃的那种……包括现在最先进的二十六型步枪!不过,这并不影响二十六型步枪全面装备一线战斗部队,并开始参与海外前线的战斗,并取得良好的战果!这款步枪也是让诸多土著国家,再一次见识到了大楚帝国的不可战胜!拿着这款步枪的楚国士兵,几乎能够达到十倍装备前装滑膛枪的土著线列士兵,更致命的甚至都不是射速,而是有效射程……七百多米的有限射程比那些土著的大部分野战滑膛炮的有效射程都要长。这足以让那些土著们绝望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