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章 英格兰战争(4 / 5)


这也意味着,楚军将会全面,彻底的淘汰滑膛枪……哪怕是民兵部队以及外籍军团里都不会再使用火帽击发枪。
在经过十五年的过渡后,楚军将会全面的进入线膛步枪时代!
如此情况下,大楚帝国方面为了通过出售大量的二手火帽击发枪回笼资金,以降低换装成本,同时进一步绑定各藩属国,也是为了进一步打压他们自行发展武器工业,也就有了把火帽击发枪出口的政策。
火帽击发枪的出口,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能够进一步从弹药上控制各藩属国!
因为火帽击发枪使用的弹药比较特殊,它是需要铜火帽来进行击发的。
尽管这个铜火帽,对于一个工业国家而言并不算什么,但是不管怎么说,这玩意都是属于工业产品,可不是什么农业国家的小作坊就能够搞出来的,更别提大规模的低成本生产了。
大楚帝国可以通过铜火帽的出口,一定程度上控制这些藩属国的军事发展,战争行为。
当然了,考虑到地区平衡等诸多因素,就算是火帽击发枪放开出口了,现阶段也不是所有土著国家都能够获准进口的。
尤其是威尔士王国和英格兰王国之间,火药味已经非常浓郁,大规模战争一触即发的情况下,这种先进武器的出售会带来诸多影响。
帝国方面自然需要考虑诸多方面的得失。
不过让威尔士王国方面松了口气的是,帝国方面最终还是批准了他们的采购申请,准许他们采购五千支火帽击发枪,而且这五千支火帽击发枪以及配套的铜火帽弹药都是现成的,直接在英伦地区调配,短短一个月内就交付完毕。
同时和这五千支火帽击发枪一起交付的还有二十门115毫米滑膛野战炮以及其他一大堆的军需物资。
之所以能够这么快交付,是因为这些武器装备实际上都是直接从驻防当地的外籍军团里替换下来的。
驻防英伦地区的外籍军团,之前已经开始陆续换装十八型单发步枪以及正规军退役下来的一些早期后装线膛火炮,这些替换下来的火帽击发枪以及滑膛炮本来就打算就地出口销售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武器的出口价格并不便宜,这一批使用了十多年的二十三年式火帽击发枪,售价是六楚元……这个价格可算不上便宜,和当年楚军采购火帽击发枪新枪的价格差不多了。
不过哪怕是二手货,它好歹也是火帽击发枪,在性能上比燧发枪可强多了,全天候击发率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九。
而这个全天候击发率,意味着优良的防雨防风性能,而这种性能在潮湿多雨的英伦地区里显得更加重要。
足以让装备了这种二手火帽击发枪的威尔士军队,在刮风下雨的天气下依旧具备作战能力,这一点是燧发枪所不能做到的。
不过让威尔士王国方面担忧的是,大楚帝国不仅仅批准了威尔士王国方面的军械采购申请,同样也批准了英格兰王国的军械采购申请。
就连批准采购的火帽击发枪的数量都是一摸一样的五千支!
很显然,帝国方面在英伦地区,针对各藩属国的外交政策,大体上还是让各家的军事力量保持一定均衡,避免任何一方过于一家独大。
不过,这种所谓的均衡只是武器装备而已,然而影响战斗力的还有很多方面……尤其是各藩属国依旧还在采用线列作战的情况下,影响军队战斗力的可不仅仅是武器装备,还有士兵素质。
而这一点上,英格兰方面就有着强烈的自信!
他们模仿楚军的外籍军团,搞出来了一支身穿红色军服,装备纯楚械的王室近卫军出来。
这支英格兰王室近卫军的最大特点就是,他们极度追求第一枪杀伤率,也就是尽可能的缩短首次开枪距离。
追求第一次进行齐射的时候,就把枪口顶在敌人的脑门上开火!
在楚军里,把这种战术又称之为“贴脸战术”
这也是楚军早年的经典战术……不过那个时候的敌人火力不强,甚至还大规模使用冷兵器,楚军用这种战术的时候实际面临压力并不大,所以才得以大规模使用。
然后又被外籍军团采用……但是随着各国土著也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