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化一样……无他,这破地方土着太多,真搞同化,还不知道谁同化谁呢。 所以大楚帝国在印度地区的殖民地里,不搞什么教化政策,基本就是驻军和民兵配合,逐步逐片的对土着进行驱逐,然后从国内移民过来进行耕种。 而对直属海外领地之外,但是受到大楚帝国掌控的傀儡地区什么的,则是采取和英国类似的代理人殖民统治,以掠夺经济利益为主。 不管是那一种海外扩张政策,那么到最后,都不可避免会出现大量的民众以及土着兵力的情况。 楚军如果大规模进攻俄罗斯人的移民定居点,所面临的敌人除了俄罗斯人的殖民军队外,还会面临大量的俄罗斯民兵以及他们征召的土着兵力。 如果进攻兵力或火力不足的话,那么很有可能打不进去! 之前楚军尝试进攻勒拿河的俄罗斯据点失利,就是低估了俄罗斯人的动员能力,以为对面守城的不过是一两千敌军。 结果人家军队虽然只有那么一两千,但是却武装了好几千的民兵……搞的最后楚军因为兵力过少,火力不足而功亏一篑被迫撤军。 这一次如果发动北方战略,大楚帝国陆军绝对不会再犯之前的错误! 他们如今是把敌人的兵力数量往多了算……不仅仅算敌军的正规军,连青壮,甚至人口都给算了进去。 就和之前他们预估准格尔人的兵力一样,都是直接按照对方的人口数量去预估的……因为这些游牧民族玩的是全民皆兵。 其族中男子高过车轮,牙齿没掉光的人都能骑着马和楚军干架…… 所以,你会看到准格尔本部以及联合的部落,这些游牧部落加起来其实也就那么几十万人口,但是楚军愣是动员了二十万大军打一个准格尔! 因为你别看人家才几十万人口,但是他们全民皆兵之下,拿武器上战场的人少说也有十几万啊。 这楚军兵力少了,是有可能翻车的! 这一次,楚军把俄罗斯的这些殖民者,也当成了全民皆兵的游牧民族来对待,甭管这些殖民者青壮里的战斗力怎么样,先把他们往正规军上算,然后己方做好准备总是没错的。 这样搞,自然也就很花钱了! 倒不是说直接军费有多少,毕竟兵力哪怕再多,估计也是几万人顶天了。 但是为了维持前线的军队作战,那么后方几乎就要建立一条完善的后勤补给路线。 再考虑到移民屯垦。 那么整个北方战略,就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军事问题,而是一个结合军事,移民开发的综合性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的缘故。 大楚帝国,要的不仅仅是击败俄罗斯,名义上收复北方大片地区,而是要实打实的统治这些地方。 这两个概念是截然不同,开支也是天差地别的缘故。 第一批五百万楚元的资金,只不过是前期准备资金而已,当计划真正展开,后续几年肯定是要几千万几千万的砸进去的。 随着帝国中枢敲定了北方战略计划,大楚帝国的战争机器再一次启动! 只不过前期和战争也没啥关系,反而都集中在后方! 比如说在北边,位于叶尼塞河上游分支安加拉河畔的‘库尔城’(尹尔库茨克)修建一座小型的兵工厂,以就地生产弹药以及冷兵器,火枪,甚至一些简单的火炮。 虽然产量不可能做到多大,但是多少能就地补充前线大军。 毕竟什么武器弹药都要从后方运输过来的话,实在是在远了,花费多不说,而且耗费极大。 因此在当地直接建立一所小型的兵工厂,就地向前线大军提供武器弹药,这是非常经济划算的事。 之前大楚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