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近卫军骑兵支队在前线作战。 同时爵位从子爵晋升为伯爵。 还有府邸,金钱等一些物质上的奖励。 除了盛玉书外,其他有功的将领也是一一进行封赏,不过直接晋升的不多,比如第一骑兵军军长朱兴发,他的军衔和爵位都没有变动。 因为朱兴发本来就已经是陆军中将了,再往上的话,那只能是集团军司令或中枢部部长了,这种调动影响太大,轻易不会董丹的。 等彻底收复辽东后,给他一个陆军上将的军衔还差不多,现在嘛,还差些意思。 不过职务上有所调整,罗志学任命其为第三集团军副司令,以副司令的身份兼任第一骑兵军军长职务。 爵位上,他本身是伯爵,暂时也不会动,还要等到辽东战役结束之后再论功行赏。 此外各种物资上的赏赐也不少。 罗志学很快就把前线的高级将领的封赏给敲定了下来,同时又吩咐了礼教部邸报司那边,要对辽西战役的胜利进行广泛性的重点报道。 务必要让天下人都知道,他们大楚帝国刚在辽西打了一场大胜仗,昔日频繁入侵关内,祸害苍生的东掳人,已经被他们英勇无畏的大楚帝国军人给干趴下了。 总之就是各种吹! 而且也别怕太尴尬……这种吹牛逼的事,吹多了慢慢就习惯了。 于是乎,仅仅是捷报抵达金陵城的三天后,最新一期的大楚邸报上就刊登了辽西大捷的消息! 这篇又礼教部里十多名前明进士文豪共同操刀,每一个字都反复斟酌过,通俗易懂又富含哲理的报道文章。 把罗志学吹成了千百年来最伟大的皇帝,才华能力和功劳直接和三皇五帝比肩,把前线楚军将士吹成了比天兵天将还要英勇善战,前线大军打东掳人如同斩瓜切菜一样轻松。 此战杀敌十万余,东掳残兵看见我王师东进,都望风而逃,争相恐后逃亡的时候,践踏而死者不计其数,甚至为了夺得逃生的道路而自相残杀。 而且这只是主报道,为了增加可信度,让民众感受到大楚帝国的伟大,将士们的勇武,邸报司的一票文豪们,直接无中生有,依靠着自身的强大想象力,通过五六篇文章,详细描绘了若干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小规模战斗,通过这些小战斗,竖立了若干战斗英雄的形象! 后来陆军那边的负责内部军报,也算勉强负责外部宣传的将领看了……沉默不语! 要说吹牛逼的本事,还是这些文官厉害啊,这文章写的比我们陆军内部的军报强多了! 但是吧…… 你们吹牛之前能不能先和我们通个气……这样好歹我们还能勉强给你找几个符合例子的战役,再顺水推出来几个名副其实的战斗英雄…… 结果你们直接来个无中生有,通篇虚构…… 你说有了好几个战斗英雄,还打了好几场的惨烈之中又能充分体现了我军以弱胜强的战役…… 但是……我们陆军也好,近卫军也好真没这么干过啊! 我们楚军打仗可不会还傻乎乎的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啊……我们都是一路平推过去的,绝大部分将士甚至连东掳人的面都没见着…… 回头外人要是问起来,这些战斗发生在那里,具体有什么人参战,我们一问三不知岂不是很尴尬! 于是乎,陆军军政部负责宣传的军报科,找到了邸报司那边,然后口水狂喷,让他们写文章的时候吹的时候别乱吹,要吹之前好歹和我们通个气,我们会给你们准备若干战例和典型人物的。 你们这样直接瞎说,搞的我们很被动啊! 结果……邸报司那边的人直接呵呵……都懒得搭理这些武夫! 我们邸报司写文章,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