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极恩科,那么时间就有可能推移道十一月甚至十二月份了。 到时候一方面是天气会太冷,而大楚帝国里准备的考试场合还是比较小,到时候还得进行露天安排,天气太冷的话不太适合举办大型考试。 毕竟学子们前往考试也是很麻烦的,在大冷天里举行考试,搞不好就会冻死人。 还有个更加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一次登极恩科,其最重要的目的并不是说录取多少人才。 礼教部和吏务部也没指望过能够通过仓促的登极恩科就能够录取多少人才。 举办这一次的登极恩科,政治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大楚帝国要通过一场登极恩科来进一步确定政权的权威性,合法性等。 通过这一场登极恩科向天下人宣告,他们大楚帝国并不是一支流寇式的政权,大楚帝国是一个正统的,完善的,传统的华夏式王朝政权。 同时也是向天下读书人释放一个信号,那就是我们大楚帝国依旧接纳并且重用读书人。 尔等读书人也可以琢磨着投奔我们大楚帝国了。 什么水太凉头皮痒之类的都可以搞起来了。 这天下即便是换了皇帝,但是你们还是可以继续当官。 传达这样的信号,对于罗志学来说也并不是说真的多么看重现在的这些读书人,而是为了进一步瓦解明王朝的核心统治力量的团结,也就是分化士绅阶层。 明王朝的真正主人,并不是朱家皇室,更不是什么藩王,甚至都不是那些将领,而是以读书人为根基的士绅阶层。 通过打压一部分,拉拢一部分用来瓦解这个阶层,最终为大楚帝国取代明王朝创造有利条件。 这也是为什么大楚帝国的登极恩科要在渡江战役发起之前举办的缘故,先举办登极恩科,把信号先传出去,这样等大军渡江之后所遭到的抵抗也会小一些。 礼教部尚书宋章出了行宫后,又返回了礼教部衙门召开会议,并进行登极恩科的最后准备工作。 次日,汉阳城里的一座小茶馆里,几个衣着朴素,但是却清一色穿长袍的读书人齐坐一堂。 其中一个穿着灰色布衣的中年人道:“现在公告已经出来了,后天就开始举办第一场初试,就和之前说的一样,这一次登极恩科只考两次,一场是乡试,只要通过了乡试就能够授予举人功名。” “通过初试后就能够参加下一场会试,考中就授予进士功名。” “而且只要通过乡试,那么后头的会试没考中,也能以举人功名入仕为官。” “公告里说了,举人功名入仕立授正八品,充入各县、各部实习一个月,如果实习顺利通过,则提拔为从七品,而我们大楚里的知镇也才正七品,同镇是从七品。” “县上的各处里的福处长们也是从七品。” “如果能够考中进士,那么就更不了的,一甲授正六品,二甲授从六品,三甲授正七品。” “这比直接去应募只授正九品,优者不过授从八品强多了。” 此时,另外一个稍微年轻一些,约莫三十几岁的人带着兴奋道:“而且我还听说了,之前吏务部已经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选官,其他地方不知道,但是我们承天府里但凡想要入仕的生员们都已经是被授予官职。” “至于剩下的生员们,都是不愿意入仕为官的。” “也就是说,这一次我们的竞争对手,全都是生员以下的各县童生,甚至很多连童生都不是。” “我等几个虽然不是生员,但也是苦读十几二十年的童生,王兄你上一次更是只差一步就能通过院试了。” “这一次登极恩科,我等大有机会啊!” 旁人又道:“不错,就算是考不中会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