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能让他感受到温情,这个给他温暖的人并不一定是我(2 / 3)

暴君拯救计划 金作鼎 1862 字 2023-05-27

得再高一尺,来年春至,枝头瑶芳才得以透入窗来。我何时变得重要,须看何时羿国能与申国比肩。”

转眼,几场飘洒的风雨逐渐褪去了陵州城的万紫千红。冬月来临,更是将枝头仅有的绿意也尽数剥去,整个陵州城都显得暗沉起来。

这个地方虽然不算太冷,但是也下过了几场存不住的小雪。

洛泱泱如今的身子特别畏寒,这个时节已经裹上了裘皮,以能待在室内为生存最大要义,更别说遇到下雨下雪的天气了。连带着芃母也开始谨慎起来,一天不请个一两次脉就不会安心。

这些天洛泱泱安排妥了宫里冬节的祭典事宜,便窝在家中躲清闲。自从那日从水殿回来她就一直没再去招惹姬靖兰,只差人留意着便够了。

幸得这几日,天气逐渐放晴,暖阳高照。到冬节这天洛泱泱更是忽然来了兴致,让人在书房中多搁熏笼,与袁铮对弈起来。

洛泱泱执黑子,皱眉思忖了一下,从貂裘里伸出一只手下一子,又匆匆缩回去,“这么说来,宋知儒当真是个避世隐士?”

袁铮也下了一子,道:“正是。根据我们的调查,宋知儒乃是在学子士人当中颇有名望的一位高士,早年曾著书讲学,后来烽火四起,他便避世不出。他无妻无子,独自隐居在青要山。据说不时还会跟附近的樵夫、采药童子闲话对弈。他通晓水文节气,附近的农人若有请教,他都会乐意劝课指点,那里的人都尊称他‘青要先生’。不少王侯都曾派人请他出山,但他一直避而不见。这么多年来,他从未离开过青要山,即便在周围村庄,也是听说过他的人多,亲见过他的人寥寥。时日长了,他的名声就渐渐没有从前响亮了。”

洛泱泱拧着眉毛,盯着棋枰,“看不出来,姜珩还有几分能耐。”

袁铮料理了一下正在烹煮的茶,给洛泱泱的茶杯里倒上一点,“据从大公子身边的人那里得到的情报,大公子是这次出兵妫都行经青要山时,不知听谁提起了宋知儒的事,大公子便欣然上山去拜见。没想到恳谈一夜后,竟将宋知儒请下了山。”

洛泱泱终于下了一子,抬头看了看袁铮,“如你所说,这件事岂不应该很清楚了?你还在查什么?”

袁铮不忙着下子,俊眉微凝道:“郡主,属下以为,此事还有许多说不通的地方。比方说,一向执意避世不出的宋知儒为何在拒绝了不少王侯的邀请后,竟然接受了大公子的邀请——属下僭越,但确实没有看出大公子与诸侯相比的过人之处。”

袁铮这才下了一子,接着道:“还有一个不寻常之处,就是在此之前,宋知儒尚在抱病中,一直不见好转,也逐渐愈少露面。直至出山前,已经好几个月没人见过他。离开青要山当日,也是趁着天未大亮离开的,若不是恰被一参客隔着丛林望见车驾,推测有贵人迎‘青要先生’出山,恐怕无人得知此事。”

“另有一事更为可疑。”袁铮看着洛泱泱下子的动作道:“我们的人为了避免张冠李戴,曾经根据见过这位‘青要先生’的农人的描述,描绘了一张青要先生的画像……郡主请看,就是这张。”

袁铮从怀里拿出一张画在绢布上的人像,展开,双手递给洛泱泱,“属下见过宋知儒,相貌、年纪大致与这画像对得上。唯独有一处……宋知儒左边眼角上有一道寸许长的疤痕,尽管并不显眼。可您看这画像上并没有。”

洛泱泱看完画像,把绢布还给袁铮,“你怀疑,此宋知儒非彼‘青要先生’?”

袁铮凝重道:“属下姑妄猜测。倘若真是如此,这个人背后恐怕大有文章。属下已经将此事传信给还在青要山的兄弟,让他们继续往下挖。”

洛泱泱赞许地点头,“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历史上并没有宋知儒或者青要先生的记载,可见此人之前未曾掀起过什么风浪,不管他的图谋是什么,看来并未成功。可眼下看,他虽然躲在姜珩身后,做事不着痕迹,但是以洛泱泱的敏锐,总觉得姜珩近日的反常之举与他有莫大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