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商不会组织马队运输,而是直接让人采购湖盐后,在雇佣马队输送之西宁。
然后他们才会让自家的商队运送至陕西,甘肃,甚至是河南等地。
而这,自然是西宁府的规定,为的就是给牧民一条活路,从而留住大量的利润。
毕竟盐湖属于朝廷,地方可捞不到钱。
盐商们胳膊扭不过大腿,同时也不敢走过那六百里的沙漠地带,一路上的沙尘暴等恶劣天气,足以将牲畜们折磨欲死。
专门组建一支骆驼队,则得不偿失。
所以,湖盐都去了西宁,自然就会征收坐税,即使其税微乎其微,那也是一笔庞大的数字。
与盐官交流一番后,司马布得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即使把盐卖到高原,也需要通过马队将盐输送到西宁,无法就地解盐。
“该死!”
司马布恼羞成怒:“这不是南辕北辙吗?”
他这一趟,可算是白来了。
即使他准备了三千块银圆。
中年人则见此,摇头道:“爷,不是我打击你,这些盐官平日里被咱们喂的饱饱的,几千块钱哪里敢乱来。”
“若是被西宁知道了,指不定要被参一本呢!”
“难道就没有办法吗?”
司马布无奈。
若不能就地解盐,那这等于是让他多跑一段路,而且还容易被发现。
将盐卖到卫藏国,是司马家未来的新财路。
要知道在以往,茶马古道才是高原地区最重要的商路,青海这里距离拉萨太远了,自然而然就被人们给忽略了。
但司马家却窥探到了新路。
许多藏北的牧民,喜欢来西宁这里买湖盐,这也就意味着广阔的卫藏国,需要一条新的商路,满足其所需。
茶马古道虽好,但路途太远,而且还要被康国剥削一层。
开辟新路后,藏红花,冬虫夏草等草药,也能卖个好价钱,更别提还有那么多的皮草了。
一年利润数以十万计。
虽遇挫折,不过他却并不甘心,在整个盐湖逛了起来。
他再次遇到了哪个少年。
“公子来盐湖是为了什么?是在等人吗?”
少年认真地问道。
“嗯?”司马布眉头一挑。
说着,少年拉着其来到了角落,双目明亮:“私盐的买卖,您敢做吗?”
司马布大喜,他真是个傻子,就算是朝廷管的再严,私盐怎么可能被断?
自己光明正大的去问,人家怎么可能会给答复?
Tip:阅读页快捷键:上一章(←)、下一章(→)、回目录(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