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公报的中书舍人,一五一十的述说情况: “但凡办报纸,都是地方的士绅,亦或者豪商,如徽商,晋商等,都是有钱的主,倒是不缺钱。” 阎崇信这些年在内阁中,基本上都掌管钱粮方面,一听到这些,眼睛一亮: “这般一看,所有的押金加一起,怕是能抵得过茶税了。” 柴米油盐酱醋茶,盐和茶,一个最普及,一个最昂贵,在商税征收中是力度最大的。 绍武朝相较于前朝崇祯、天启,对于商税的征收力度是最大的。 财税的十四个清吏司,就有一个专门负责征收商税。 各县,则设下分司,专门负责征收一应的商税、农税,绝不会让地方沾手。 仅仅是绍武十六年,整个大明的茶税,就超过了百万块,达到了两百万之巨。 而是其中,主要产地来自于安徽,福建,四川,江西,浙江等地。 只要茶叶被收获,立马就征一遍商税,谓之茶税;而如果是出口,这是海关税,就地贩卖,则是坐税。 换句话来说,仅仅是茶叶,就得来回反复三四遍,甚至四五次税,可谓是朝廷的心头宝。 而像是酒,大部分就地销售,只有少数才能流通开来,税收虽高,但却不能出口,销售份额也少,一年顶多百万块。 “既然他们不缺钱?何不按年来收?” 朱谋则点点头,表示赞同,然后露出一丝笑容:“据我所知,一份报纸,多者一毫,少则十来文,月售数份,一年的利润可是不小啊!” 阎崇信轻声笑道:“若是杀鸡取卵卵,倒也不是不行,但凡事要讲究个细水长流。” “一千押金,只是门槛罢了,若要举办报纸,必须要年纳百块赋税。” “无论经营好坏。” 这番话,众人纷纷颔首。 说白了,官场上下,尤其是中央朝廷,最忌讳的就是权力失衡,对于报纸自然不太痛快。 重重限制,与皇帝不谋而合。 堵胤锡乐观道:“全国一千六百县,四百府,若是每府一份报纸,一年也能坐收四万块,简单且方便。” “而若是上千份,那就不得了了。” 这番话惹得众人轻笑。 不过众人心里还是有了共识:商税确实搞钱。 再之后,负责公报的中书舍人,则小心翼翼的诉说着管理细则。 首先,报纸不能涉及御驾,诽谤朝廷要员。 “等等——”冯显宗在第一条就提出了异议:“据我所知,报纸也有着监督官吏之责,使得其有所约束。” “依我看,就把品阶定在四品吧?” “可——”朱谋点头道:“不涉及省衙,只是知府这等亲民官,倒是可行。” 中书舍人只能继续道: 第二,不得设传谣言,诽谤他人。 第三,报纸不得有辱文风道德…… 第四,报纸前三年不得过县界…… 条条款款,可谓是细致极了。 “若是官员家中也办报纸呢?” 堵胤锡瞧出了漏洞:“借此来打击政敌,这可不是什么好法子。” “您说的是。”中书舍人解释道:“朝廷规矩,官员基本上都是异地为官,且报纸暂时不出县,打击同僚就显得无有必要了。” 谈到了这个,阎崇信则补充道:“官员不得私自书写文章等东西上报,须得实名之。” 折腾了半个时辰,关于报纸的管理细则讨论完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