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这份肯定,看得比性命还重要,所以他每日恪尽职守,不敢有丝毫松懈。” “今日他对黄轩之动手,想必也有他的缘由,求您给他一个机会,听听他怎么说。” “至于臣妾为何脱簪素服,来到御前,也是因为臣妾没能教好儿子,有愧于心,这才以此表明臣妾的愧意,请陛下明鉴。” 要说这枕/边风,怎么会如此厉害? 像韦贵妃这样的美人,用她独有的温柔语气说话。 又把话说得有条有理,头头是道。 试问哪个男人能抵得住? 百炼钢抵不过绕指柔,元贞帝已经被韦贵妃的一番吹捧弄迷糊了,如何还舍得追究失仪之罪。 不仅不舍得,他当即看向刘尧,态度犹如慈父:“尧儿,你说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你是如何想的?” 秦丰业顿觉不妙。 刘尧没有急着开口。 他在迟疑。 因为他的良知告诉他,黄轩之死有余辜,而他没有任何错。 他不必用这种手段,去消除父皇的怒气。 而他的理智则告诉他,母妃已经给他铺好路。 要是他不走上去,那么等待他的,将会是可怕的后果。 一时之间,良知与理智在做斗争。 他进退两难,不知该遵从本心,还是该把生存放在第一位。 他的心,就像一团乱麻,无从解开。 脑海的最后,他闪现出白琇莹被掳走时说的话,那是宁愿死,也不想问心有愧的决然。 他想遵从良知。 于是他唇角动了动。 然而漫天飞白的缟素,又浮现在他的眼前。 那是为血冷边疆的战士举行的葬礼。 这世道,遵循良心的人,有什么好结果呢? 人难道就该认死理,为此不惜丢掉性命么? 这时,他脑海中想起了那小小孩童的话“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刹那间,他的心中生出无限澎/湃的勇气。 于是,他开口,顺着母妃的话说:“父皇,儿臣此举,的确冲动了。” “当时,儿臣看到黄轩之在行凶,儿臣心想,若是父皇在此,父皇会怎么做呢?” “母妃总与儿臣说,父皇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是百姓敬仰的一国之君,更是臣民心底的英雄。” “那么身为英雄的父皇,一定会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所以儿臣才会出手,制止黄轩之的行凶。” “儿臣也不想闹出人命,只是那黄轩之醉得厉害,根本就不认人了,儿子也险些惨遭毒手,情急之下,这才……” 顿了顿,刘尧看向秦丰业。 他的双目,血红血红的,就那么盯着秦丰业。 他说:“儿子愚钝,不懂帝王之术,也体会不到父皇治国安邦的艰辛。” “当时只想着如何成为父皇那样的英雄,根本没想过黄轩之的死,会造成秦太师所说的,那么严重的后果。” “儿臣冲动莽撞,自知有罪,父皇要如何罚儿臣,儿臣都没有任何怨言,但请父皇相信,儿臣也是因为太崇拜父皇的缘故。” 元贞帝听完,他沉默了。 一直之间,记忆纷沓而至。 韦贵妃自入宫起荣宠不断,韦贵妃的子嗣,自然得他偏爱。 他忆起曾经把这孩子放在肩头,这小小的孩童脸上尽是崇拜。 而这孩子不止一次与他说,长大后要成为他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