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3 / 4)

己喜欢的簪钗。

大煜民风开放,未婚嫁的男女皆可在各种佳节之时寻觅良人,如今虽不是七夕节,但也可放花灯祈祷姻缘。

谢珑儿帮谢姊衣试着簪钗,抬眼时忽然看见一个少年颇为惊鸿,年岁与自己不相上下。

她霎时没了帮谢姊衣挑选簪钗的心思,匆忙道:“衣衣妹妹,我有些内急,你在这里等我一下,我一会儿就回来。”

说罢便急匆匆地离开了卖簪钗的小摊。

谢姊衣拔下头上的小钗,看着谢珑儿离去的方向提醒道:“哎,那边没有……”

卖簪钗的妇人开口打断谢姊衣,笑眯眯道:“小姑娘不必叫了,我方才看见她盯着一个长得颇为好看的少年公子看,约莫是想去结识一番,你也不必等那位姑娘了,想必她一会儿会自己回家。”

谢姊衣将挑好的簪钗让妇人装在一个雕刻精致的钗环盒子里,她付过银钱后道:“谢谢,我还是去找找她罢。”

火树银花绚丽灿烂,扰得人眼花。

谢珑儿步伐匆匆跟着那抹身影,一晃眼间却又不见了踪迹,她在原地打转,思索就一眨眼的功夫,人能到哪里去。

不死心的她又迈开脚步,向那抹身影最后消失的地方寻去。

谢姊衣来到一处展架,上头挂着一个小巧玲珑的小兔子灯笼,独具匠心,颇得谢姊衣眼缘。

摊主笑呵呵地招呼道:“小姑娘看上哪个灯笼了?”

“劳烦取一下上面第二排第三个灯笼。”少年清越轻咏、似鸣琴弦的声音响起,听在耳里如清歌雅舞、遏云绕梁。

摊主将那个小兔子拿竹竿挑下,笑道:“好嘞。”

谢姊衣转头看去,少年墨发在脸侧轻扬,白皙隽雅的手正掏着钱袋里的银钱递给摊主。

少年察觉到旁侧看来的视线,抬眼对视。

谢姊衣见是姜檐,转身要走。

姜檐拿过摊主递过来的兔子灯,闪身拦在谢姊衣身前,“谢姊衣。”

谢姊衣抬眸看他,“姜小公子有什么事吗?”

姜檐视线落在谢姊衣手里的簪钗盒子上,反问道:“你一个人吗?”

谢姊衣点头,“原本是跟堂姐出来的,我找不到她了。”

姜檐提起手里的兔子灯,“她若也找不到你应当一会儿就回去了,你方才是要买花灯吗?”

谢姊衣摇摇头,“现在不买了,我要去寻堂姐。”

姜檐闻言轻笑,“我一个人很是没趣,也没有家人陪我过节,不如我跟你一道儿去寻罢。”

谢姊衣淡淡看他一眼,跟他一道,她害怕再遇到那些黑衣人。

姜檐将兔子灯递给谢姊衣,“这个送给你罢,我拿着也没什么用处。”

谢姊衣来不及拒绝,那盏灯笼已经到了她的手里。

姜檐向前走了两步,朝着谢姊衣招手。

“走罢,我们去前边寻寻。”

谢姊衣提着兔子灯,只好跟上。

少年袍尾迤逦,身姿隽秀,迈步间不拘形迹,不紧不慢的走在前面。

她总觉得这个少年接近她是有目的,姜家满门被抄,流放的流放,斩首的斩首,唯有他没有事情,还能堂而皇之地走在街上。

除了那帮来路不明的黑衣人,家境没落好像对他并没有造成什么影响,甚至有时候,谢姊衣能感觉出他似乎并不是很在意这件事。

还有那日的那封信——

姜毅逃脱,下落不明,还请示下。

短短几字,虽不能说明什么,但绝对跟姜檐脱不了关系,况且那是姜檐身上掉出来的信。

而且风雅小楼的掌柜明知道姜檐是罪臣之子,还是能让他住进风雅小楼,着实奇怪了些。

按理说这足以诛九族的罪名,就算姜檐没有作恶,朝廷也不会轻放了他。

可此事放在姜檐身上,就是轻轻揭了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