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眼瞅着刘启的御笔小篆,琢磨着沉吟道:“看圣上的意思,彻,通也,出处应该不在《诗》上,也不在《德经至》和《道经》上,应在《庄子外物》上:目彻为明,耳彻为聪,鼻彻为颤,口彻为甘,心彻为知,知彻为德。” 王阿渝一听,喜出望外,“何意啊?” “就是希望胶东王,以后行事耳聪目明,广开言路,打通五脏六腑,最终实现通天彻地之才。” 王阿渝一听这种开阔的解读,很是满意,又问起平阳侯曹家与南宫侯张家现在都是什么情况,与他们结亲,有无优劣弊端。 一提起这两家,年轻的田蚡就流露出恭敬和羡慕之色,得知姐姐的两位公主已被刘启许下与此两家嫡子的婚约,直说这是能想到的最好的人家了。 “曹家和张家,要家世有家世,有名望有名望,功勋三代已成豪族,即使如今不在朝为官,当今的前朝三公九卿,谁见了他们不行礼以示恭敬?” 通过弟弟,王阿渝才彻底弄清了两个未来亲家的来龙去脉。 曹时是平阳侯曹参的重孙,曹参是高帝反秦抗楚时首屈一指的开国功臣,也是当时仅封的两个万户侯之一,另一个万户侯是丞相萧何。 就家世和食邑,比小小堂邑侯陈午的祖父陈婴不知气派了多少。 虽然陈婴也做过楚国的丞相,但曹参做齐国孝惠王刘肥的丞相时,齐国有七郡之大,富比长安。 后来大汉的丞相萧何去世,他就被吕太后调来长安,成了朝廷的第二任丞相,因推行黄老之治,颇受赏识。 后来曹参之子曹帘,还做了吕太后一朝的御史大夫,因平时就与吕家走得近,在吕太后驾崩,齐国刘氏兄弟与功勋彻侯联手诛吕,前朝三公中,就他公开反对。 所以在孝文皇帝一朝,也就一直没受重用,但并不妨碍平阳侯家在民间和朝廷中显赫的声望。 有关南宫侯张家,就比较传奇。 刘启也说过,此子算得上皇亲国戚,皆因他是高帝刘邦和吕太后第一宠的爱女刘乐公主的重孙。 当然,其父系也不弱,祖父宣平侯做过赵王,也是高帝的开国功勋之一。 在孝惠皇帝时,齐惠王刘肥从自家齐国,割出一郡,给了妹妹刘乐做汤沐邑。 后来,孝惠皇帝驾崩,刘乐公主也随之英年早薨,吕太后为了制衡势大的齐国,特意把刘乐公主的食邑改为鲁国,让其子张偃继承。 这张偃就是鲁元王,刘乐公主在鲁国也被称为鲁元太后。 后来,诛吕时,齐国进军长安的路上,顺便把一郡的鲁国给灭了。 到孝文皇帝登基后,干脆废除了张偃的鲁国,改封他为南宫侯。 因南宫侯既与吕家有血缘关系,又与皇室刘家有血缘,一直以来位置就有点不尴不尬。 好在张偃和他后人为人做事低调老实,很少对外传出动静。 不想,现在刘启因平叛了七国,一场声势浩大的内战,动了国本,需要重新拉拢旧臣大族平衡时局,也有意把孝文皇帝一朝与诸臣割裂的情势缓和一下。 所以,无论平阳侯还是南宫侯,都是不可多得的世家大族,在民间颇有声望,配当朝公主都算良配。 王阿渝很满意,比自己想象得还好,有众姐妹夫家的侯门大族互为照应,后盾并不会比程家、贾家等诸藩王的差。 看到宫里来人,知道馆陶公主正在自家等着,王阿渝就赶紧回去了。 她一路还琢磨着,馆陶如此一个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主,且无利不往,找自己肯定有重要的事吧。 作为长公主,有亲母做坐镇东宫,只能她对自己无视,自己断不可无视她。 馆陶公
第196章 门当户对(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