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因此伦敦大学学院的毕业生相对来说更加崇尚科学。 这就是为什么贝尔一开始总是有点瞧不上杜克大学的原因。 贝尔再次向李谕问道:“你确定研制飞机要用这东西?” 李谕摊摊手:“实话实说,当然需要。不过纳维-斯托克斯方程显然再花上一百年也不会解出来,所以也没有那么不可或缺。” 李谕说的是大实话,毕竟到他穿越前,NS方程离被解出来都还遥遥无期。 韦东奕韦神研究的就是NS方程,曾经在网上火过,不过就算这么火,你看有几个人给讲具体咋回事,这玩意儿真不像是人研究的,单纯听明白问题就没多少人。 贵为七大千禧年数学问题之一,NS方程如果能够有实质性进展,人类就可以真正解释为什么飞机可以飞起来。 应该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既然纳维-斯托克斯方程解不出来,怎么做到让飞机安全平稳飞行? 比如怎么知道飞机以某个速度、某个角度飞行的时候,受到的升力是多少?阻力是多少? 就是靠的经验公式! 也有必要稍微详细的解释一下什么叫做经验公式。 大学工科生应该见过老多经验公式,既然叫做“经验公式”,就说明它没法用数学原理解释。——因为压根不是推导出来的! 这也是李谕上辈子时,传统学科发展缓慢、受限的原因之一。 经验公式有很多系数,想要得到这些系数,就要把飞机放在一个超级大的风洞里面,然后放一些肉眼可见的流体去流过,通过试验得到系数的值。 接着还需要测很多不同的曲线图:比如飞机在不同的展弦比或者不同的引角 具体还有很多麻烦事。 但经验公式虽然在不少工科领域很好用,却有个很大的问题:它是特定的,比如特定某一形式的机翼形状,一点不能变。 如果想设计一种新形状的机翼,就要重头来过,以上的经验公式全都没法用,需要重新放入风洞去测。 因为初始条件变了,结果就面目全非,毕竟微分方程里面包含混沌。 但是,一旦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算出来了,就不需要做风洞了! 只要有了机翼形状,就相当于有了初始条件,甚至可以手算出来所有的飞行数据,试验都不需要做。当然计算机更快一点。 这何止能省出来几百亿! 所以李谕一直觉得,韦神要是能解出来NS方程,别说千禧年问题的一百万美元奖金,就算给他一亿美元都是少的。 开个玩笑:只要解开这个方程,人类就能设计出圆形飞行器! 因为可以设计出在某一种流体状态下的最佳机翼形状。那时候可能UFO真的能实现。 总之,这就是李谕为什么敢把飞艇资料给小日本的底气。 ——NS方程不可能解出来! 小日本投入再大资金,也不会对今后飞机研制有多大帮助,费时又费力,吃力不讨好。 不知道这算阴谋还是阳谋? 李谕很了解小日本,他们鬼精鬼精的,不来点高智力东西,很难拿捏住。 又要对当下有用、又要非常难搞、还要没前景!总不能真地帮了小日本。 这样的东西的确不好找到多少。 至于眼前杜克大学的这名学生,则是另一种情况:就像当初陈景润研究出“1+2”陈氏定理后,好多民科一拥而上研究哥德巴赫猜想一样。 此名学生显然是不知道NS方程的可怕。 再直白点说,他的数理基础根本不到位,才会做这
第三百五十六章 初生牛犊(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