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诸科,最先感兴趣的就是机械学和化学。 李谕随手给他做了个初中化学变色的小实验。 看得刘春霖一愣一愣的,“太有意思了!” 说话时,上一届的进士朱国桢来找李谕看一份报告,“先生,从天津来了一份海关的清单,似乎是您买来的仪器。” 李谕拿过看了看,心下很高兴,这些东西飘洋过海终于到了,希望没有损坏。 刘春霖似乎认识朱国桢:“你是去年癸卯恩科的前十名?” 朱国桢笑了笑说:“是的。” 刘春霖向他作了一个揖:“前辈,想不到在这见到您。” 朱国桢说:“看起来我比你还小了几岁。而且现在对我来说,进士不进士的已经不重要,我现在是帝师企业里的一名员工而已。” 刘春霖疑惑道:“您投奔了帝师?” 朱国桢说:“我觉得很开心,每天都能学到新东西。” 刘春霖颇为触动:“想不到啊,想不到!” 李谕笑道:“不要太激动,也不要想太多,这几个月伱还是安心备考。” 时近傍晚,刘春霖才恋恋不舍地告辞:“帝师宅邸这样的地方实在是太难遇见了,有机会一定再来拜访!” 李谕说:“以后会再见面的。” 刘春霖走出门,又在李谕的汽车旁徘徊了一会儿才走,刚才坐汽车的感觉令他非常畅快。 刘春霖走后,李谕支给了朱国桢一笔资金,把到岸的仪器运到工厂。 此前带回的那批华工过年基本都在京城待着,除了四处逛逛过节,已经把工厂顺利开展起来。 这批人虽然从业时间不算很长,不过素养已经不低,今后有他们带着,李谕比较放心。 但从欧洲发过来的实验器材还没有到。 次日,《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又找上了李谕。 他手里拿着这几天的《天津日日新闻》,气愤道:“想不到这家报社竟然如此诋毁中国人,真后悔在它上面继续连载《老残游记》!” 现在的连载尚不多,刘鹗这本就是其中之一。 看来他也看到了这段时间李谕和日本人在报纸上的对战。 李谕说:“老残兄不用生气。” 刘鹗说:“能不生气吗!听说日本人还差点将你害死,简直丧心病狂!” “他们还没有到真丧心病狂的时候。”李谕说。 刘鹗问道:“帝师的伤没有大碍吧?” 李谕伸展了伸展:“有碧城姑娘的照顾,已经好多了。” 刘鹗拱手道:“幸得夫人妙手回春!” 吕碧城尴尬道:“我不是医生,也不是夫人……” 刘鹗继续说:“我准备改换报纸投稿,肯定不能在日本人的报纸上继续连载。” 李谕给吕碧城所在的《大公报》拉客户:“现在国内报纸有的是,比如同在天津的《大公报》就是个好选择。” 刘鹗道:“我明日就写信联系大公报社英敛之总编。” 刘鹗这么做,说明真的是有点生气了。 因为他本来和《天津日日新闻》的汉奸总编方药雨是朋友,不过两人主要是收藏方面的朋友,都嗜爱金石收藏。 刘鹗曾经还通过方药雨购买过1000片甲骨。 《大公报》肯定也乐得有这样优秀的投稿。 聊了一会儿,刘鹗又提出了来找李谕的一个问题:“我知道帝师懂得很多西洋仪器,可否从你这购置一些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以便研究甲骨金石?”
第三百二十七章 续作(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