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启动系统要更加先进。现在对车辆的测试还没有形成标准,没有什么脱困测试、爬坡测试、交叉轴测试之类的东西,但是以目前的路况,随便找个荒地就可以。 有没有四驱系统,在这时候一下子能看出好坏。 “有”与“没有”可以理解为存在代差。有四驱系统加持的车辆,通过性能基本是碾压级存在。 福特算是看服气了,当即表示:“这两套系统我都会订购,未来一定要加在我的汽车上。” 利兰先生同样很感兴趣:“我的发动机工厂以及凯迪拉克工厂也会采用你的方案。” 福特还有他的考量:“电子启动系统是一定要有的,因为这可以大大提升驾驶汽车的绅士风度。” 这一点看似不太重要,但真的很大程度上让此时许多人不选择汽车,——手动摇杆实在是太不优雅。 利兰点点头:“是这样。” 福特又说:“但是四驱系统之前的报价实在过高,一套系统要近三百美元甚至更高,我们的产品无法承受,除非是豪华汽车。” 此后的凯迪拉克还会继续涨价,但目前售价还是750美元左右,肯定不会为了四驱系统花那么多钱。 李谕知道他们的考量:“价格好说,因为这两套系统我已经有了专利,并且我也知道如何进行稳定生产,所以定价绝对不会像过去那么高,更不会对两位先生的汽车造价形成太大影响。” 价格是个敏感因素,李谕不可能上来就说得太明白,但保证足够低廉还是可以做到。 “如果能够控制成本,我完全可以接受。”利兰先生实在想要这么好的东西,“依我看,先生并不想卖专利,是要进行自己生产吧?” 李谕笑道:“的确是这样。” 利兰先生说:“期待先生尽快先拿出电子点火系统,我们过几个批次的汽车或许还能用上。” 福特说:“是啊,最少能够赶上下一届纽约车展。” 李谕说:“来得及。” 电动打火系统目前最少可以定价到30美元,此后随着规模扩大可以进行降价。它的研制需要既懂汽车,又懂电气,老美短时间不会有多少这样的人。 这是个便宜又能大赚的项目,因为实际上制造难度不大,成本也不高,而目前买汽车的人又极为看重,属于能够高效赚钱的优秀项目。 四驱系统则需要视厂房规模进行调价,好在李谕现在还有时间进行分配。 因为畅销车如T型车的量产时间还早,有足够时间。 电动打火系统是个亟需上马的项目,还好难度并不大。 相比较而言,此时更容易卡脖子的是电气方面,李谕可以招募摩根合并通用电气时,辞退的爱迪生电灯公司、汤姆逊—豪斯登国际电气公司的员工。 特斯拉几年前也曾成立了一个电气公司,但已经衰败,里面的员工也可以挖来。 爱迪生之前还有个培养工程师的夜校,现在点灯公司被合并,爱迪生早放弃了夜校,但几年时间也培养了一批技工。 总之,只要价码合适,还是能从东部招到人。 虽然这些人不懂汽车,但李谕有图纸,并不麻烦。 最关键的是需要再招募一些有点知识的华人,培养成技工后带回国作为骨干。 好在这种人现在也有,毕竟华人来到美国的历史已经有半个世纪之久,在聚集区能找一些有知识的人,只不过他们如今大都集中在旧金山。 趁着目前汽车整体规模不大,打打口碑。以后生产销售规模大了,还是得在国内通过教育培养更多的人,且销路大了,在国内设厂也能够极大压缩运输成本。 一下
第一百八十九章 又有不得了的人物(2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