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人心(2 / 3)

肯定的,那是康熙的母家,但是也不能偏向任何皇子。

太子确实去查了,但是看到是赫舍里氏的族人冒犯怀恪的时候,他立刻终止了调查,他对母族愧疚很深,并且也有足够的信任,赫舍里氏为他付出太多了。

康熙见太子查不出问题,便同意了这次赐婚,怀恪虽然是庶女,但是嫁的是隆科多的侄儿而不是亲子,倒也合适,隆科多为了让康熙放心,甚至对着康熙提出分宗,康熙拒绝了,他不愿意给母族留下刻薄寡恩的印象。

这段时候最烦心的人是嫡福晋那拉氏,小瓜尔佳氏太受宠了,小产之后胤禛几乎日日去陪她,再次有孕只怕是早晚的事。她好不容易放下对李氏的成见,准备扶持李氏的阿哥。

为了表示诚意,她甚至和家族说好以家族的嫡子娶李氏的庶女,那拉氏家族并没有特别高位的人物,但是那拉氏是传统的大族,娶亲王的庶女其实正合适。

那拉氏最崩溃的不是计谋的失败,而是胤禛最近并不像以往那样很尊重她这个嫡福晋,子女婚嫁都根本不和她商量,只怕是已经有了真正能说话的知心人。

那拉氏怀疑的对象是小瓜尔佳氏,实际上最近胤禛殚精竭虑,虽然常去小瓜尔佳氏的屋子,实际上总是倒头就睡,很少有太多温存。胤禛真正的解语花倒是被那拉氏彻底忽略掉了。

李氏倒是很开心,和福晋结盟并不一定需要联姻,就算是破坏结盟,和佟佳氏联姻对儿子的助力也比和福晋联盟大。

福晋这会子确实不大敢放弃结盟,李氏的儿子至少会敬重她这位嫡母,若是小瓜尔佳氏未来有子,只怕根本不会在意她这个嫡母。

福晋只有两个选择,将钮祜禄氏的儿子记为自己的,在她院子里养并不行,皇室以玉牒为准,钮祜禄氏的儿子是无论如何也比不过小瓜尔佳氏的儿子的,只是改玉牒并非她能决定的,甚至胤禛也只能提建议,万岁爷才能定。

第二个选择是扶持李氏的儿子,毕竟皇室立嫡立长,李氏的儿子占了胤禛活着儿子的长字,只要她活着,胤禛便不会有嫡子,李氏的儿子很有赢面。

不只是那拉氏想不到,没有人能想到,胤禛真正的解语花是养病退出宅斗的年侧福晋,年侧福晋已经很久没有承宠了,胤禛只是白日里去吃个饭,这种程度的宠爱,暂时不进后院的视野。

胤禛的每一次筹谋都很是成功,为了让熙妍放心,他的每个成功都会和熙妍分享,熙妍知道胤禛的雄才大略,知道他一定会成功,但是之前没有经历过总归是认识浅薄。

这会子胤禛一点点的向她展示,他是如何步步为营,如何精心筹谋的,熙妍很是开心,她是历史的见证者,并且只要她努力,她或许能成为新的历史的创建者。

胤禛保持着每三五日到熙妍院子里用膳的频次,实际上这只是他从正院过来的次数,更多的时候,他从小门直接去陪熙妍。

熙妍很闲,所以她有大量的时间经营她和胤禛的产业,当初她想把自己的嫁妆给胤禛,胤禛没有大男子主义到碍于面子不接女子的嫁妆,但他承诺熙妍,未来会加倍还给她。

熙妍根本不在意钱财,如果家族好好的,年家的海外贸易会源源不断的带来财富,如果家族到了,覆巢之下无完卵,况且胤禛如今把他自己的庄子和店铺都交给她管,便是不分彼此的意思。

胤禛发现,熙妍大概是从小接触年家的产业,所以很有商业头脑,管理的很有条理,对比起来,嫡福晋管理的府上明面上的产业,管的实在差劲。

胤禛的后宅,和其他兄弟的后宅比,人数相当少,他的子嗣也少,建府的时候,所有的阿哥拿到的安家银子都一样,那拉氏却让府内过得紧巴巴的。

熙妍听到这样的夸奖,搂着胤禛的脖子,告诉胤禛她可不是胤禛的管事,胤禛应该珍惜他们的相处时光。胤禛果断的认错,他一天天的考虑夺嫡,考虑利弊,倒是忘记了熙妍更需要的是温存。

出于对熙妍身体的考虑,胤禛暂时不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