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淑珍说:“你就搁桌上吧。月清她妈,你家月清现在一个月多少钱?”
朱翠枝笑着:“四百多。”女儿说的奖金没定数,不好拿出来说。
“跟电子厂差不多。”彭淑珍笑着说,“她不是在电子厂干得好好的吗?怎么跑到诊所去打工了?”
“她说她不喜欢电子厂。现在的娃一天一个主意,管不了啦。”朱翠枝说完,又问起江月琳,“月琳在大学还好吧?”
“挺好的。”彭淑珍说,看了江军国一眼,见他在埋头干活,便知道要打住了。又与朱翠枝闲聊了几句后,打发了她。等人走了,又啧啧摇头:“一个月才挣四百多,就得意成这样?还想装电话!真是痴心妄想。”
江军国皱着眉头:“少说几句!闺女在大学的事儿你少对外说!”
“我这不是看不惯嘛,以前都说她闺女学习好,看看现在。”
“现在咋了?现在人家也过得不差。康家那门亲,你有空了,再找她家撮合撮合。”
彭淑珍觉得奇怪:“孩子他爹,你们怎么对月清的事这么看重?”就算是堂亲,也用不着这么上赶的吧?
江军国不耐烦说:“让你去说,你就去说,咋这多话?”江月清的亲事一天没定下来,他一天就睡不好。
#
江月清挂了电话后,把自己的存折拿出来了。她现在已经存了一万三,眼睛里的摇钱树还差一点就又可以摇了,不管摇多少,她的钱总是在增加,但怎么用出去让人发愁。
给家里用,她爸妈肯定会问,她不可能编造每个月工资上千,这话一听就知道是假的。人家吃公家饭的正式工都很少有这个数。
用到自己身上……买什么呢?她又不缺吃不缺穿。
江月清想了一会,想到了,买房子!在镇上买,或者在市里买!村里的人有些人,就喜欢说闲话了,她可不喜欢了,一回去就是相亲,好像她不嫁人,犯了多大罪似。她要是在镇上或者市里有个房子,他们就管不着自己了。自己想嫁就嫁,不想嫁就不嫁,多自在。
江月清越想越觉得可以,但镇上和市里房子肯定不便宜,她这点钱估计连单间都买不到。所以,还是得攒钱。不过,她有摇钱树在手,一定能攒够买房子的钱。
家里在做新房子,男人们都在忙,朱翠枝要做饭,去镇上邮局拿包裹的事就交给了易红。易红抱着女儿江若涵出门,以为只一个包裹,到了邮局才知道不是。封得严严实实的两个大包裹,得用扁担挑,或者三轮车拉才行。
她带着女儿不好挑担子,掏了五元钱请了辆三轮车。回去的时候,村子里来帮忙的都看到了。有人问:“易红,这拉的啥?”
“月清寄过来的东西。”
朱翠枝也过来了,她也没想到女儿会买这么多东西。
有人笑着说:“打开看看,月清从大城市寄过来的东西,让我们也开开眼界。”
朱翠枝笑着说:“就是些衣服鞋子,没什么好看的。”
等晚上帮忙的人各自回家后,朱翠枝拿了一把剪刀开包裹,把里面的东西一样样摆出来,才知道不止衣服鞋子,还有吃的用的,还有一个电话机。
江家的几口人都傻眼了,易红拿着电话机问:“她寄电话机干啥?”
当然是想装电话。江月清知道她如果事先说了,父母肯定不会同意,所以先斩后奏。先买了个电话机。电话机也没多贵。电话机买了,总不能一直放着吧,再说服装机就顺理成章了。
几个人都看向朱翠枝,朱翠枝也傻了眼:“她在电话里没说这事呀!”
江军辉说:“买都买了,先放好,等月清回来了再问她。”装是不可能装的,至少现在装不起,四五千呢。
其他的东西也不少,光朱翠枝就有二套衣服,和一双软底的平跟皮鞋,那皮鞋一看就知道是真皮。朱翠枝说:“这孩子,买这些干啥?”她这一辈子都没有穿过皮鞋,除了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