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遍,我不嫁人!”
“又说瞎话了不是?咋能不嫁人呢?你现在不小了,这事还是要上点心才行!”
江月清见没法沟通了,只得透了底:“我还要复读的!”
朱翠枝愣住了,她想不到女儿到现在还有这个心思。
“我明天就去找周老师问复读的事,您不要再说这事了!我不嫁的。”江月清撂下了这句话。
朱翠枝愣愣看着她。待江军海回来后,就把今天的事告诉他了:“你说这孩子,这都多久了,怎么还有这个心思?”
江军海抽着旱烟。女儿爱读书,全家人都知道,先前是条件不好没钱,现在她自己能挣钱了。中医馆的工作虽好,却换不来一个心愿得偿。“她要去找周老师,明天你同她一道去吧。”
“哎!”朱翠枝叹了口气,答应了。
第二天早饭后,母女俩就上街了,先去买了二瓶酒一条烟,来到了周德育家。周德育是胡镇中学的老师,家里的光景并不好。家里除了老伴,还有二个儿子,大儿子已经成家,小儿子幼年得过小儿麻痹症,虽然病好了,却落下了行动不便的毛病,都二十五六岁,还没成家。去年的时候在镇上找了份食品厂的工作,说亲的事这才有点眉目。
他开了门,见到朱翠枝母女时愣了愣。江月清嘴甜,笑着打招呼:“周老师新年好!”
周德育这才回神,招呼她们快进来。
江月清并不是第一次上周德育家的门,这是她高中三年的班主任老师,待她一直都很好,时隔半年再见,她却莫名觉得生疏了起来。
“坐坐坐!”周德育热情招呼她们坐,又倒了二杯热水递上,“怎么样?月清,你现在在干什么?”
江月清笑着回答:“我在打工。”
“哦,在哪儿打工?做什么呢?”
“在东都,一家中医馆上班。”
周德育愣了愣,“中医馆?学医吗?”
江月清摇头,“不是,就是打杂。”
周德育松懈了下来,拍了拍大腿,“工资待遇怎么样?”
“还行。”
“不错,好好干!老师一向认为你无论干什么都会干的很好。聪明肯学踏实!”
江月清笑着,挪了挪位置,问:“周老师,我想复读,不知道要办哪些手续?”
周德育吃了一惊:“你要复读?”
江月清点头。朱翠枝:“她去年没有考好,拿了成绩就想复读了,我们劝了半年都没劝住,周老师,您看,这事该怎么办?”
周德育的眉头皱了起来,沉思了片刻,摇头说:“不好办!”
朱翠枝和江月清面面相觑,高考不中复读的事每年都有,而且还不少。江月清就读的高三班级就有好几个复读生,怎么轮到她就不好办了?
周德育连忙又说:“我的意思并不是现在不能复读了,是你的情况有点特殊。去年你没有发挥好,我是想建议你复读的,但后来听说你出去打工了,我就没想这事了。国庆节的时候,我们学校发生了一次火灾,烧了好几间教室,其中就有放学籍档案的那间,里面东西被烧了不少,至今学校都没能清理出来。都是些陈年档案。你的学籍档案刚好就在里面。所以,你想复读……”
周德育摇头。
江月清如同被晴天霹雳了,瞬间脸上血色尽失,“不能补办吗?”她几乎是哀求着问。
周德育看了她一眼,依旧摇头:“不好补啊,原始资料都在里面。”
“那咋办?”朱翠枝也慌了神。
周德育掂量着:“这样吧,你留个联系方式给我,如果学校把那间教室清理出来了,能够找到你的档案,哪怕只找到一部分,我都给你去消息。”
江月清依旧不死心:“那找到了一部分,能补全吗?我还能复读吗?”
周德育说:“这个我不能给你准话,得看到时候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