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爽利的天气不同,苏老夫人心中却有些烦意,青州离绥都这么近,来回都算上,也就是一两日的车程。再怎么耽误,十天也够了。
苏衡和颜沅这俩孩子竟然去了一个月还没回来。
这让她心中隐隐后悔当初让苏衡把颜沅带上的决定。
那时她想着毕竟是一家人,既然苏衡也要去青州的话,路上顺便照看一下颜沅就可以了,两人到青州目的不同,也呆不到一处去。
可不知出了什么差错,这俩人一直没回来,这要是在外面闹出什么事来,可怎么办啊。
就温庆公主那个眼高于顶的性子,绝不可能接受颜沅这样的身份当她儿媳妇。自家女儿呢,也不是省油的灯,绝不可能让养大的女儿给人家做妾。
常嬷嬷端着已经放凉的玉带羹走了进来,主仆二人相处多年,瞧着苏老夫人忧愁的模样,她便知道其在想些什么。
她将羹汤递过去,试探性地问:“夫人在担心世子和表姑娘?”
苏老夫人拿起勺子,舀了一口,慢慢喝了起来,并未言语。
常嬷嬷知道自己猜准了,便接着说:“表姑娘不是隔几日就送回来一封信吗。上封信好像是在三日前到的,说世子的事已经解决完了,估摸着也就是这两天回来。”
苏老夫人眉头却还在皱着,面色并未缓和。
常嬷嬷不禁失笑,孩子在外,不归家是放不下心的,全往最坏的方面打算,她便想上前接着劝慰几番。
外面却突然传来喧喧嚷嚷的声音,令夏在窗外大声嚷了一句,“老夫人,世子和表姑娘回来啦!”
苏老夫人眉目顿时转晴,激动地站起身来。常嬷嬷顺势接过那碗刚喝了两口的玉带羹,随意放置在一旁,等着小丫鬟端下去。
常嬷嬷扶着苏老夫人走出卧房,到了正堂去接这两位不省心的小祖宗。
穿着柳青色芙蓉素面羽纱裙的小娘子脚步飞快,进门喊了声,“外祖母!”便扑进了苏老夫人怀里。
苏老夫人“诶呦”一声,满脸笑意,拉过颜沅,仔仔细细地打量了她一番,随后皱着眉道:“怎么瘦了些?”
常嬷嬷在一旁也笑着,心中感叹果然感情还要处起来才有,若说最开始老夫人对表姑娘的怜惜只是因为这是姑奶奶养大的女儿,如今这祖孙二人倒是真生出些亲情来。
话音刚落,苏衡便从门口走了进来,他今日一身玄色素面云纹的衣衫,苏老夫人又仔细地看了看苏衡,发现这两人都瘦了些。
她便对苏衡哀怨道:“怎么这么长时间才回来?”
颜沅刚想澄清,若不是为了顾及受惊需要静养的她,表哥大概早就回绥都了,“是因为——”
她话还没说完,便被苏衡打断,他向苏老夫人先行了个礼,随后轻轻笑道:“因为孙儿的事,才连着表妹耽误在了青州,没能早日回来陪祖母。”
在颜沅的搀扶下,苏老夫人来到上座坐下,只看了苏衡一眼,便再未追问。
苏衡忙的都是和东宫有关的事,她这个妇道人家也插不上话,向来是不管这些的。
“外祖母,给。”颜沅从袖中拿出一把精巧的团扇递给了苏老夫人。
苏老夫人接过,见上面绣着松鹤仙桃图,绣工精巧出神入化,那白鹤微微抬头的神态都生动极了,针脚细腻入神,在光线照耀下还泛着一层灿然的光。
纵使苏老夫人活了大半辈子见过了各式各样的好东西,可她也不得不承认,这团扇绝对是上品。
见苏老夫人感兴趣,颜沅便以此为引子,将一路上的经历将与她听,只不过略掉了惊险时分,藏了她被绑架和苏衡受伤的事,以免说完后老夫人担心。
祖孙几人坐在正堂闲谈着,小丫鬟送来了一趟又一趟的茶水糕点。
约莫着过了两盏茶,颜沅才讲完,大约是话本子看多了,她讲得那叫一个跌宕起伏,苏老夫人被带入进去,听得很是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