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案(三)(2 / 3)

紫苏对绣活这些细致的活计不感兴趣,反倒是青黛,在赵贞娘绣东西时总会凑过去,瞧得津津有味。

赵贞娘见此,便让青黛试着绣一绣,青黛原本只会些普通的绣活,可赵贞娘见过她绣的手帕后,直夸她极有天赋,是个好苗子。

青黛便随着赵贞娘学起来,赵贞娘也倾囊相授,毫不藏私。

这日,闲来无事的紫苏琢磨出一个染蔻丹的新方子,非要给颜沅试一试。她用细纱布裹了拌好的花泥,缠在颜沅指上。

两人在房间耳语笑闹着,便听得堂屋外珠帘被掀开之声。

是青黛回来了。

青黛后面还跟着赵贞娘,赵贞娘今日穿了身暗花白的马面裙,头上簪了个白玉掐银丝朝阳挂珠钗,眉宇间的沉闷郁气也略微散了几分,整个人焕发出盎然生机。

只不过她此刻神情纠结,有些欲言又止之感。

颜沅站起身,两只手有些别扭地垂着,她道:“贞娘子,可是生了何事?”

赵贞娘顿了许久,道:“这些日我见苏大人并未离开,好像在知州府寻什么东西。”

颜沅点了点头,确是如此。

赵贞娘犹豫片刻,还是说道:“我细细思索了几日,一处地方……有些存疑,我曾见陈邻在那处呆了许久,不过也大不确定,因着那处实在是——”

“污臭难忍!”

孙长史原本是个翩翩文弱书生,自持文人气节风骨,纵使再生气也说不出什么难听的脏话出来。

可此刻他面色难堪,只想骂娘。

“陈邻这厮,当真是狡猾小人,把东西都藏在如此阴损的地方,亏他想得出来。”他说着,便长袖一挥,冷哼一声,可令人作呕的恶臭也被挥飞的长袖裹挟着飘过来。

站在茅厕旁边的孙长史,再也顾不得文人风骨,只得用袖子将口鼻捂着,抵御着,随着下人们拆茅厕传来的,一股一股的味儿。

站在远处亭子里的苏衡面色也是难看异常,他身后的竹笙犹豫又犹豫,最后还是伸出手,将一方叠好的崭新素白帕子递给苏衡。

苏衡瞥了那帕子一眼,眼神流露出些许嫌弃,没接。

竹笙连忙补充道:“世子,这是表姑娘送过来的。”

苏衡这才伸手,拿起了帕子也捂住了口鼻。上面不是女儿家用惯的甜腻熏香,而是一股清苦的中药味,添了了薄荷之类的,更清凉……解臭。

他脸色缓和,糟糕的心情略微好了几分。

苏衡的余光捕捉到,竹笙又伸了手,在衣袖里鼓捣着。他微微侧头注意着,见竹笙从袖中拿出一个和他一样的帕子。

见苏衡看他,遮住口鼻的竹笙高兴地笑了下,诚心夸赞道:“表姑娘也给属下准备了一个,果真是人美心善。”

苏衡:“……”他又瞥了竹笙一眼,随后长袖一挥,转身离开了。

突然被主子抛弃在原地,愣怔不明所以的竹笙:“……”

远处不经意间瞥见苏衡离开的孙长史:“……”他在心中叹道,果真是高贵受不了一点苦的世子爷啊,只留他一人受罪,唉……

留院的颜沅心情倒是不错,想起苏衡他们带人去搜茅厕,那场面莫名有点滑稽。回过神来,她目光掠过各色一字摆开的衣裙,选了一条月白色云纹绫裙。

青黛拿过,帮着颜沅换上,她打趣道:“今日好好给娘子打扮一番,娘子跟着贞娘子好好逛一逛青州,过几日咱们便回绥都了。”

颜沅笑得杏眼弯弯,应了声好。

因着这几日青州事解决得差不多了,留院众人的心情都不错,大多已开始收拾东西,为回绥都做准备了。

听说颜沅打算在绥都开一家布庄,赵贞娘便邀了颜沅一同去青州布庄逛一逛。虽然青州布庄比不上绥都有名,但也独具特色。

变故却生在今日。

颜沅和赵贞娘刚到街上不久,偶然路过一家小店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