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缺乏人才(2 / 2)

/br> 最后才是科举选拔出一些人才,徐烨一直没有把科举制度看得太神圣,这本是一个选拔人才选拔做事官员的制度,刚刚出现的时候甚至只能选拔出一些低级的官僚,而且数量也极其少,但这还有一点进步意义。

只是大赵得国不正,统治国内的时候只能对文官做出妥协,不但扩大的数量,而且还极大的提高了待遇。

徐烨记得后世看过一个节目,上面就说了为什么牛牛才是开创了现代文官选拔制度,而天朝的科举却只能算是封建选拔制度。

因为天朝的科举制度已经异化成为了选拔贵族的制度了,科举出来的官僚能力肯定是有一些的,但一考定终身,上来就鱼跃龙门,成为了一国的统治者,甚至还可以让自己的亲属不用科举就成为官员,这本质上不上选拔能做事情的人,而是选拔帮助皇权统治天下的贵族。

就像后面明清八股科举已经和当官处理政务完全没有关系了,甚至到了后面还需要师爷才能处理政务,这就表现出科举制度的核心,是要筛选出一些统治阶级维持国家的稳定,和真正做事情是没有关系的,所以考完全用不上的八股,读书人也可以接受。

徐烨就不搞这一套了,即便他要考科举,不会考什么儒家的四书五经,而是考一些处理事务的题目,考出来的也是最低级的事务官,让他们从乡村级开始做事。

也不会弄什么不杀士大夫的祖制,考上了,但不能做事,徐烨也会罢黜这些官吏,徐烨是不会让河西官员有考上官吏就上岸的想法,反而会更加激烈的淘汰一批不思进取的官僚,防止官僚群体性腐化。

选出你们是为了让你们做事的,不是为了让你们当老爷的,这是徐烨最核心的想法。

而且为了防止出现明朝那种文官勾连成为最大的利益集团,他要在军中选拔一些官员,从基层的农民选拔出一些官员,甚至商人当中选拔出一些官员,优秀的士兵,农民和商贾成来对抗纯粹的文官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