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整个架构体系的一部分。
至于更上层的结构,当然是在精深海洋深处,也在渊区湍流中沉浮。
从文慧兰形神框架的“岁月年轮”来看,大约在五年前,还没有这方面的痕迹。
五年多前,也就是91、92年的时候。
那时候,罗南的格式论还没有真正入门,还不到嗑猛药的时候。
面向荒野的大反攻刚刚开始;游民回城高潮已过,正处于艰难的收尾阶段。
里世界的话,这段时间挺没趣的,“深蓝行者”的现世,影响了世界的格局。超凡种之间的冲突大幅减少,能力者的优越感受到严重打压,应激反应之下,针对“燃烧者”的审视和敌意与日俱增。
而在深蓝世界……据罗南所知,灵魂教团刚刚起势。
不管怎样,在那个时间点
上,地球本地时空及周边位面,以及它们所承载的各式各样的人们,算是处在一个整体稳定、局部又动荡不休的状态中。
感觉是废话,因为这些年来,大家一直就是这么过的。
可就是这种相对平缓,没有特殊变化的演化节奏,才能够作为基准,对比测定那些非正常的目标。
此时,罗南刚运转起来的“大项目”,也就是以全球百亿人口间接映射时空环境和架构的“规则差标注”工作,已经有了进展。
能这样神速,是因为“全球百亿人口阶梯分布”的算法早已确定,人员资料已经备齐,可以对应各种筛选条件,实时更新调整;政府及相关实验机构的环境气候数据也是现成的,且能做到覆盖全球,以罗南现有的权限可以调用无碍,他给文慧兰安排任务的时间里,一些隐性申请流程也走完了;待多方资料一合,资料重组对应这些吃算力的步骤,自然有“葵姨”调动资源去完成,于是就有了一个相对基础的结论。
事实证明,世界上大多数人还是趋向于同质化的,相关结果符合正态分布。变化几轮筛选条件,总是随大流的那些人就构成了基准模型,接下来只需要关注那些“特殊群体”就好。
正态分布的两端,属于极少数,那也是相对于百亿人而言。这里面再分类的话就比较复杂了,纵向、横向,有的切呢。
但有了这套基础数据模型,就可节省很多脑子,见事亦可更加清晰。
比如,与文慧兰“粉丝”相关的那些人。
罗南在地球精神海洋的感知覆盖无人能及,知道了有关“架构”的性质,与该“架构”相匹配的人群,他也了若指掌。有了“规则差标注初版模型”,这些人当前生活在何地,以前又生活在哪里,大致人生经历如何,就基本清楚了
甚至在“内宇宙模拟器”的“演义时空大模型”地球一侧,还形成了这些人的具体映射,乃至极为生动的人生轨迹——不敢说精准,只是相似、趋近,那也足够了。
足够罗南从中筛选计算,得最值得关注的共性。
罗南没有花多少心力,就能确认,那些陷入架构约束范围的“粉丝”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和一类社会群体重合
游民。
现在的,还有从前的;情绪上则有向往的,也有憎恨的。
有了《冬青》这部作品,就很合理。
那些“粉丝”也不全是游民,湖城这边浑
敦教团的信众也不少。
这也很合逻辑。
然而以上二者,仍非全部,罗南所指的“粉丝”中间,有很多恐怕根本不知道文慧兰、温青、慧先生哪个是哪个,是三个还是一个……他们只是支撑那个“架构”,拿那个“架构”好处,且又受其困缚,与之共生共存的“虫蚁菌菇”罢了。
正因为确认了大致的范围,筛去了无关人等,所以当罗南的意念倾注过去,对这个成分和结构都颇是复杂的“架构”的辨析也就更加清楚,完全不受正牌游民粉丝,以及湖城浑敦教团这样“双重掩护”的干扰,锁定几乎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