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解决了富阳谢氏的事,没过一会,李杰就移驾来到承明殿。 当李杰赶到时,两府重臣已然等候已久,一番见礼后,寇准直接提起了今日的议题。 也就是高丽的事。 高丽希望大宋出面,调停高丽和契丹之间的矛盾。 “陛下,臣以为此事不宜答应。” 刚一开口,寇准就明确地表示了反对。 “哦?” 李杰眉头一挑,直言不讳道。 “何意?” 寇准直言道:“契丹先后三次入侵高丽,虽然契丹是师出无名,但天禧三年的沱河之战,契丹损失不小。” “此后,高丽虽然以称臣纳贡为代表,赢得了短暂的和平,但契丹和高丽的关系却没有本质上的改变。” “日后,契丹和高丽,仍有一战!” “另外,我朝刚刚同契丹签订了新的盟约,此时出面,难免会触碰契丹人的底线。” 听到这段话,李杰的确有些意外。 寇准,从来都是主战派,而现在,寇准却主动挥起了中立大旗。 少顷,李杰暂时压下心头的疑惑,转而将实现落在了王钦若的身上。 眼见官家点了自己的名,王钦若连忙回道。 “寇相之言,实乃老成谋国之言,臣附议!” 紧接着,李杰的目光又依次投向了吕夷简、任中正、曹利用,以及张士逊。 “臣附议!” “……” “臣附议” 结果,几人的恢复几乎是如出一辙。 直到视线落在了曹韦那里,李杰方才听到了不同的声音。 “臣以为,大宋或许可以出面,调停一二。” 听到这话,李杰的目光仍然停在曹韦的身上,曹韦见状,开始解释起来。 “古者有外虞(患),则以夷狄攻夷狄,此为中国之利也。” “我朝虽大败契丹,令其损兵折将,然,契丹国土广袤,又休养生息十数载。” “河北一路一战,契丹固然大败,但未伤其筋骨。” “而近北之地,如黑水女真、高丽等处,旧皆通中国,或可募人往来,诱之来朝,行以夷制夷之策。” “朝廷若诏高丽,则必为我所用,若得高丽,契丹纵有再起南下之意,必不敢尽众而下!” “另,臣闻陛下有开海之意,高丽和我朝,素有往来,交通驾熟,与高丽通商,或有可为。” “嗯。” 李杰微微点头,然后不着痕迹的扫了一眼寇准等人。 今天的承明殿,当真有意思。 对于高丽的请求,李杰是什么意思,其实一点也不难猜,在场的哪个不是沉浮宦海几十年的老油子? 但他们却偏偏没有附和之意。 除了曹韦! 曹韦为何同其他人站在另外一边? 因为,曹韦压根就没得选。 真定曹氏是最早投靠李杰的大族之一,并且,李杰也给了真定曹氏足够的利益。 曹韦升任枢密副使,下一步便是枢密使,不仅如此,曹玘的女儿现在还养在宫中,是未来后宫的预备役之一。 有了这些,曹韦、真定曹氏,已然没了退路,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曹卿之言,深得朕心!” 言罢,李杰目光一转,看向了左手边的寇准。 现在,压力来到了寇准这一边。 毕竟,李杰已经明确表态了。 察觉到官家的注释,寇准心中不由微微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