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
沈灵毓觉得今天正好趁这个机会出去放风一下,要不然太乖了,就很之前反差太大了。
要知道她现在还顶着被井鬼附身的名声呢,反差太大就真被那个什么马神婆给抓到话柄了!
不过,在出门前,沈灵毓准备先想一想该怎么打消家人送她去学前班的打算。
最多半个月,就到她上一次上学前班的时候了。灵毓可不想再去一次了。
现在的学前班,更有点像未来的幼儿园。不,还不如幼儿园呢。
且先不说环境,这个根本就没啥好说的,就一青砖灰墙瓦房,隔成两间房,一间是教室,大概有50个左右的学生,还有一间是教师办公室,一个老师。
哦,对了,离上课地方大概十多米的地方,有一个男女孩子共用的茅厕。当然了,平时也有大人在里面解决卫生问题。
教育内容呢,写个1、2、3、4、5的数字,唱个歌,搭个积木,画个画,再隔三差五地放个假。
沈灵毓记得,她最开心的就是班里发小零食的时候了。因为这意味着下午不上课,大家领了零食就可以回家了。
最重要的是,这是要出学费的。可这对于灵毓的家庭而言,并不算是个小数字。
灵毓的爸爸虽说会晚交一会儿学费,但从不会不交,答应老师过几天送来,就一定会在两天左右送去。
以致于灵毓在小学四年级前,一直把几天与两天划等号,因为她的爸爸每次都跟老师说过两天就把学费什么的缴齐,然后过个两天的时间,爸爸就将学费交给自己了。
其实这些都只是构成灵毓不愿上学的理由,而不是她厌恶学前班的原因。
在上学前班前,沈灵毓一直不觉得自己家与别人家有多大差异,哪怕自己家比别人破了一些,吃的好像也比较差一些,但沈灵毓一直都是很喜欢笑的宝宝。
可上了学前班后,总有人叫她“驼背佬的女儿”“傻婆的女儿”“小傻婆”“穷人家的女儿”(如果有人会杭州或萧山话,就用方言讲这几句吧),甚至有人踹她的凳子,踢她的桌子,这些都还是轻的。
有次不仅她的本子被画了,她的脸也被人用彩色笔画花了,她哭着找老师。
老师拿热毛巾替她洗去脸上的笔墨,可没等她好过,她的这个老师说了她至死都不会忘的话。
“这有什么好哭的呀,不就是被彩色笔画了嘛。而且他们干嘛欺负你,你怎么不想想你自己的问题呢。”
而当时在边上的还有老师的女儿,大概比灵毓小半岁的样子。
“对呀,这有什么好哭的呀,我比你小都不哭了呢!怪不得他们要欺负你了!”
灵毓现在已经不记得后来她有没有再哭了,她只知道后来她受欺负也没再找过这个老师了。
那时的她并不明白为什么这些人要欺负自己,自己是哪里做错了吗,还有为什么这些要要骂自己的爸爸妈妈呢?
明明他们都没见过自己的爸爸妈妈不是吗?
后来,长大了,沈灵毓认识了两个成语她才明了。
“潜移默化、耳濡目染”。
不过,后来那些学前班的同学也不敢明目张胆地欺负灵毓了,因为沈永堂知道自己的女儿被欺负了,拎头锄头吓唬了那几个领头欺负女儿的孩子。
沈永堂可不觉得自己以大欺小什么的,他只知道女儿受欺负了,作为父亲的他得出面保护他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