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没测过她要倒退几步能到井边。其实,她走几步就可以了的,但边上一直有人在笑她是胆小鬼。
于是,在嘉月的报距离的声音里,灵毓只能继续往后退。因为想赶紧结束这个游戏,灵毓的步子退的很急很大。
但灵毓心中没有特别的害怕,她知道嘉月会及时制止的。
最后,灵毓的一只脚碰到了井边,那时她还不知道她碰到了什么,她只觉得一阵晕眩,好像什么被旋转了似的。
其实,是她自己头朝下,脚朝天,翻进井里去了。
再后来,沈灵毓就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她恍惚间感觉她浮了上去,又沉了下去。
等她醒来后,只有劈裂的指甲,蹭破的额头与颈边,以及时不时打上几个寒颤,告诉她她发生了什么。
但谁来问她,灵毓都说不记得了。
倒不是她怕事什么的,而是她以前说过一次了,但什么都没发生,当时的她不明白,重生后的她又哪能不明白呢。
当时玩的时候且不说身边没有一个大人,就是有,又会帮着谁呢。
不能说维护自家孩子的家长有错,他们也不是故意想推卸责任,而是他们真不觉得自家孩子有错。
小孩子自己呢,本就被吓到了,都是一群才5、6岁的小孩,又知道些什么呢。他们只认为自己是一不小心摔进井里的,他们并不认为他们玩的这个游戏有问题,那么多人玩都没问题不是吗?
那里的灵毓不明白她为何会和这些童年小伙伴越走越玩,不明白为什么嘉月在认识了新的朋友后就不怎么会找自己了。
或许,随着年岁渐长,所经历的事越多,碰到的人越多,都逃不过各奔东西的结局。但他们之间最初的隔阂,可能就是那群玩这个游戏的孩子们,被迫得知他们所玩的游戏差点害死了一个人。
或许,等到这群孩子的心智逐渐成熟了,他们会明白他们当初玩的是多么危险的游戏,他们也许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甚至,或许还有一两个人会由衷地向灵毓道歉。
但这群孩子现在才5、6岁,当他们从父母嘴里得知这个信息时,他们并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事,只觉得自己是在玩游戏,却被指责时,会一点点地讨厌这个向他们父母告状的异类:沈灵毓。纵使他们长大了,明白这件事的严重程度,但他们与灵毓之间早有嫌隙,又何来的歉意呢。
且灵毓根据多年带孩子的经验,得出来一个定论:熊孩子,即使手断脚残了,只要心智还未成熟,就会一直作死。
于是,沈家爷爷与灵毓她爸妈发现,虽然女儿的活动范围变小了,但每天都开开心心的,一点都不觉得她有哪点孤单。
沈灵毓吃饱饭,窝在爷爷床上睡了个美美的午觉。
一醒来,发现爷爷正拿着本书在看,灵毓自己下床穿上拖鞋,“叭嗒叭嗒”地跑过去,趴在爷爷膝盖上,抬头问道:“爷爷,你在看什么呀?”
沈爷爷按了按鼻梁上的眼镜,回答道:“《楚辞》。”
“??粗词?”灵毓按着她平时的说话水平,故意把音调给读错了。
虽然孙女念的不对,但沈爷爷并未特意去纠正她,反而由着她一直把字给念错。
因为有时候孙女那语调不清的童言童语,经常会给家里带来不少的欢声笑语。
特别是《西游记》里猪八戒,灵毓总把他叫做“猪(zi)八(ba)戒(ga)”,第一声第一声第四声。哪怕沈灵毓长大了,家里人看到《西游记》时,也会把这件事拿出来打趣她一二。
沈阿茂倒不是不注重孙女的学习问题,只是现在孩子还小,他想再缓一缓,等孩子下半年上学前班了,再开始慢慢教她认字说话什么的。
其实沈阿茂在学习上也教过他那几个孙子外孙的,但后来他都不再插手了。
也不是因为别的,只是沈阿茂教孩子都是先从练字开始的。从最开始的一二三开始练,每天至少练三个小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