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谋划(4 / 4)



这是他能够顺利执掌大权的底气!

“为何不妥?”范文程直接发问。

“你以为大夏还是大明吗?”洪承畴直接一个反问。

不等范文程回答,他继续说道:

“察哈尔等蒙古人甘愿成为贺今朝的肉边墙,且势力越发雄厚,她们在贺今朝的支持下,屡次打击科尔沁部落。

现在就盘踞在蓟镇周遭,你这次入关连带路的蒙古人都没有,只会刚刚一动,便会被贺今朝得知,到时候你还怎么突袭?”

多尔衮就曾按照皇太极的命令配合追击洪承畴,然后又前往大同等地被投效锤匪的蒙古士卒阻击,没有占到便宜。

等他听完翻译的话,是极为认同洪承畴的。

济尔哈朗也不愿意远赴大明境内冒险。

别看贺今朝在山海关摆出十万人马,可他的底蕴有多厚,大清的掌权者们是根本就不了解的。

按照以前真真假假的,贺今朝真有十万人马对外宣传也不过是一万,等他有二十万兵马,对外又宣称八十万之类的。

多尔衮作为上位者,还是有些沉不住气:

“宁远城不能轻易失去,叶臣等人也不能被动困守城中,便叫石延柱作为守城主将,他经验也较为丰富,并叫叶臣率领精锐出城,择机袭扰锤匪立营,绝不能让他们轻易在辽东站稳脚跟。”

这是清军同锤匪第一次在辽东的地界上真正的交锋,双方都极为谨慎。

多尔衮除了要议论军机,还需要多方筹备粮草。

否则打仗打的士卒肚子没食物,大清岂不是变成了大明二代目?

“派人通知豪格,加大在朝鲜的粮草征集,尽快运回盛京。”

以前朝鲜供奉粮食,还能用船只运输,以此来较少损耗。

但现在整个海路都被锤匪海军控制,走海路想都不要想。

纵然陆路运输损耗较多,多尔衮也只能选这条路。

至少还能有一点运到盛京,要是走海路。

那便是好不容易筹措的粮食,全都喂了海鱼。

洪承畴站在一众满清高层内听着他们说话,自己也能听懂了一些。

面对锤匪的压力,多尔衮充分体会了他爹努尔哈赤在有打赢明军之前的忐忑心情。

范文程看着洪承畴陷入深思,他总觉得这个人心思重,不像是真心同大清合作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