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糟糕到什么新衣裳都拯救不了,“咱们就这样白白的损失?”
这话听起来有点令人气馁。
“也不是,说出来是让你们做好心理准备,以后这样的事情只会越来越多,解决的办法只有两种,一种是不断出新品,让别人追不上你,一种是不断提升自己现有吃食的水准。”姜茹说道。
从前是大家不知道也没有做过,但是如今大家都知道这玩意儿赚钱,毕竟她那铺子和房子都是最好的证明。
这些钱多数来源于她卖出去的食谱,但是别人不知道啊,或者说别人只会相信他们看到的。
“谢明玉的锅盔味道不错,生意肯定不会差,接下来还会有跟风的。”姜茹说道,继续打着强心剂,垄断是违背市场经济的,一个镇上的小吃店又不是什么财阀,肯定是没有办法垄断的。
回想起姜茹最近的举动,在一道锅贴上反复尝试,不断的改进,腊梅问道,“所以你才努力做好锅贴的吗?”
“有这方面的原因,总不能以后被人家说咱们吃食虽然新鲜,但总比不上别家好吃。”姜茹说道,一遇着有人模仿,就害怕到出新品,不是长远之计。
而且,上次去上安城,吃到赵四师傅做的胡椒猪肚鸡,她就知道自己和真正大厨上的差别,阅历、精力、系统学习都是需要一块块积累起来的砖石,只有在这种夯实的基础上,才能更上一层楼。
她这种半道出家还没有受戒的人恐怕是跟不上了,但是也不能彻底摆烂,这食铺也凝结了自己的心血,还有那么多相熟的食客,她不想辜负别人的期待,更不想辜负自己的努力。
所以在听到钟老头的建议之后,才会不断重地提升锅贴的味道。
当然她也不会全然无优势可言,在味道上她拥有更广泛味道体验,这是历史发展沉淀赋予她的长处。
“如今少一些顾客是正常的,总不能镇上所有的食客都是咱们包了。”杨知柏说道,“而且,我瞧着阿茹的话,他们家的锅盔味道是有什么问题吗?”
“你听出来了?”姜茹侧头,面露惊喜。
“提醒这么明显,听不出来就是我蠢笨了。”杨知柏跟着侧头,也笑了笑。
围观吃瓜的腊梅和春杏无端受伤,亲哥扎心。
既然杨知柏已经看出来了,姜茹也没有再卖关子,“它这里面放了一味调料,这个调味料可不便宜。”
后面的话就不用说的更多了,高成本和低价格必定会引起入不敷出,后面要不就是产品质量下降,要不提高价格,恰好这两样都是谢明玉家主打的优势,缺少任何一种,都会导致口碑的倒塌。
让人疑惑的是什么调味料?
腊梅仔细想了想,好似是有那么一种熟悉都是调味在里面,自己肯定吃过,但又一时半会想不起来。
春杏也想了好一会,“是同烤包子一样的调味料吧?”
“胡椒?”腊梅接着道。
姜茹点点头,确实是胡椒,他们第一次尝胡椒的人拿到的价格本就已经算是触底价了,如今胡椒的用处已经传开,但商队来往一趟并非易事,所以这个价格只会涨不会跌。
这样的东西用在锅盔上,不知道谢明玉到底补贴了多少进去。
“我拿的是赵四压价之后的东西,价格自然低很多,如今价格应该是上涨了不少,具体的价格待我询问过赵四之后吧。”姜茹说道,在历史上,有时候胡椒的价格堪比黄金,用在锅盔上——金箔锅盔,好奢侈啊。
“确定是胡椒吗?”春杏问道。
“八九不离十,明日我做两个你尝尝,应该差不多。”姜茹并没有将话说得太死,毕竟天大地大,万一是其他的调味料呢,不过就目前她接触过的古代和现代加起来的调味品,只有胡椒是符合这种感觉的。
“等什么明天啊,现在就回去做。”腊梅说道。
“今天吗?”姜茹很想说咱们不急这一时,“今儿不是还要去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