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的店铺,找掌柜买了些包茶包的纸,另外还选中了一种植物纤维纸,纸质轻薄,半透,但因为泅墨,所以价格并不贵。
买完纸后,她还去去了菜市场买了一些排骨,明天杨叔要给自己耙地,送到杨家去加餐。
因着快到播种的季节,这几日到城里来的人并不多,所以在中午之前,她们就已经踏上了返程的路线。
牛车路过大银杏树的时候,又有人喊住姜茹,说是晚点去给她送枣子和苹果。
她说的新品可不是玩笑话,而是真的想要做其他的吃食,之前是没有好好合计过,如今才发现吃食生意的利润远远超过了茶包,这让她有了想进入下一步的想法。
首先第一件事就是多找个帮手,她想让杨婶也来给自己帮忙,按照她的计划,春杏以后就负责茶包的事情,腊梅做冰粉可以独当一面,杨婶便可以负责新品了。
其次就是新品,新品的东西大家也都熟悉,就是红糖糍粑,在川渝地区,冰粉和糍粑就是绝配,另外她的果丹皮也好了,不只是冰粉的辅料有增加,还可以作为零食出售。
姜茹正在家里忙活,突然门被敲响了,是李货郎,他上次拿过一个茶包便好久没有上门了,这次不只是何事。
“姜小娘子,我有笔生意跟您谈啊。”李货郎一见到她就迫不及待地说道,眼神中透露出掩盖不住的兴奋。
“什么事情?”姜茹搬了两个凳子,和李货郎在门口坐下来。
“我找到了凉茶的销路。”李货郎迫不及待地说起来自己的遭遇。
原来他挑着担子去了隔壁村里,卖茶包的时候被人盯上了,隔壁村口毗邻官道,那人在那里开了一间茶水铺。
当然来喝茶的不只是赶路的人,还有附近村里的村民,大伙从田里劳作起来了,自然想喝一口凉快有味道的。
可自从李货郎卖茶包之后,他的生意就少了一大截,这天听说李货郎在这里就找了过来。
李货郎听他说了两句,就猜到事情的来龙去脉,但是他做货郎这么久了,也不是随便就能吓住的,对方虽然来者不善,但是李货郎很快想出了对策,“其实这个事情,也好解决。”
对方是个年约四十的汉子,一身腱子肉,身后还跟着几个半大的小子,闻言上下打量了李货郎一眼,“好解决?你要如何解决?”
“他们买我的茶包,自然是喜欢我这茶包的味道,贸然断了,他们也回不去原来的样子。”李货郎说道。
那人心知李货郎说的是实话,他偷偷找人来买过李货郎的茶包,那味道的确是可以。
李货郎不在这里卖茶包,他的确是会损失一些顾客,但是也比现在全部都跑光了要好得多。
那人扬扬下巴,示意李货郎继续说。
“最好的办法就是你把我的茶包全部买走,这样你我都能得利。”李货郎说道,“这一包茶一次可以煮三十碗,怎么说你都是赚了的吧?”
那人沉思着,似乎被李货郎的条件诱惑了。
李货郎又说道:“要是您买了我的茶包,我保证以后都不来这块卖茶包了。”
那人笑了笑,看了一眼茶包说道:“你这茶包的价格有点贵了……”
李货郎的茶包是十五文一包,姜茹给他的价格是九文钱一包,一包就有六文钱的空间,要是和这个人达成协议,他把自己的利润空间缩小一些也是无妨。
“你这一包茶煮三十碗,也就才三十文钱,茶包的成本就要十五文,还有柴火啥的,不得都要钱?”那人继续说道,神色迟疑,对这个交易似乎并不看好。
李货郎自然知道他是什么意思,暗骂句狡猾的老狐狸,那一个茶包他不得反复煮吗?
李货郎说道:“要是您要的多,这价格也是好商量的。”
“哦?”那人挑眉,仿佛对李货郎提议有点兴趣,“怎么商量?”
“您要一次购买二十包以上,我便十四文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