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霄 (4)(2 / 3)

拜官山 元宵十三郎 1804 字 2023-08-10

知为何,却很不怯,抑或是无谓,只专心致志擦干净血迹,似是要让它们连同那些脏污一起,消失不见。

见她不含敌意,豹奴便也乖顺不动,任她施为了。

易观澜低声问:“你方才受了伤?”

豹奴像是极为沉默寡言,又像是很久不说人语,沉默半晌,方才暗哑道:“……不是……是旧伤。”

易观澜了然点头,将手帕叠好,复放进他衣襟里。随后伸手包住他一直摊平的手掌,将其归拢合并,见豹奴相当配合地握了拳,方笑道:“今日观君搏豹,风迈勇武,此生难忘。观澜身无长物,惟余一花聊以赠君。”

愿君余生不慕死,遍观乾坤好河山。

毕竟对她们这样的人来说,生,要远远难于死。

萧凌瘪唇而笑,刚待斥喝他附庸风雅,乃邀名射利之辈,忽闻一人啧啧称奇,插言道:“这花莫不是传闻中的玉雨缠金?”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开口之人头戴羽笠,支腿坐于荫蔽处,姿态落拓。

萧凌被人打断话头,一时面露不豫,身侧立即有人呵斥道:“太子殿下在此,郎君何不敢以真面目示人?故弄玄虚,好生无礼!”

那人一声轻笑,只随意拱了拱手,虽态度轻佻,却也依言摘下了羽笠。

原来不过惨绿一少年,倒是生得琅玕妙相。他面如雕玉,唇如丹点,丰眉高鼻,眉眼宴然。有如璞玉浑金,生来不见凡尘疾苦,无忧长于灵门绣户,才会生就如此清滢秀澈之貌。

有人认出了他,笑骂道:“我竟不知,平生素求“轻裘快马逐白鹿”的谢道元也识得花名?”

听他点出此人乃谢道元,因这名号实在如雷贯耳,众人这才惊觉谢家那位“灵宝化人”的谢七郎原来也在场。

陈郡谢七,名玄微,字道元,又称白鹤郎。传言其母生他时有二瑞鹤,自清都绛阙沓沓而至,翩然落于屋脊鸱尾,长鸣如诉,似解人意,见者无不动容。其五岁能诵,七岁能咏,过目不忘,夙惠若神,其父感慨曰:“不意衰宗生此灵宝,谢氏满门,必兴于此子!”

于是,谢玄微便与同样有“此吾家麒麟儿,兴吾宗者,必当此子”盛赞的王邈之一道名扬于世,有如王氏庭下芝兰,谢家阶上玉树,联珠合璧,誉满天下。

只是今日他前来赴宴,似是有意避人耳目,只寻了个僻静角落,独坐于阑天竹下,又头戴羽笠,隐去面容,是以竟无一人认出他来。

也是巧了,他所坐之处,距易观澜只不过一臂之遥。

易观澜闻身后有人骤然出声,倒是吓了一跳,侧头看,这姣美少年倒是不见外的很,似是很熟稔般凑了过来,微抬下巴,虚虚搁于她肩上,冲她挑眉笑道:“听说易君侯所爱美妾玉娥儿,生于江南,说得一口吴侬软语,舞得一搦洛水柳腰。君侯念其思慕江南美景,召募天下花木巧匠,苦心竭力,终于培育出一种奇杏,名曰玉雨缠金。其色如温玉,瓣杂跃金,更妙的是蕊点睛红,半含欲吐,世间罕见。这花极难伺候,栽非沃土,则不生根;浇非净水,则不开花,性子实在娇贵得很。而一旦花开,则如天降玉雨,满目绮霞,金销明灭,惊美绝俗,让观者只觉人间胜景再不过如此。”

他言之滔滔,间或妙语横生,言语井井有法,令人耳不旁听,只全神贯注听他讲解。

易观澜亦不知她随手偶得的花竟有这般来历,是易崇与玉娥儿的爱情见证。好笑之余,又觉无趣,遂轻摇了摇头,嘴角微微勾沉,露出个自嘲般的笑。

谢玄微虽在介绍,却一直留意她的神色。见状轻啧一声,突然直立起身,语气加重,又惜又叹道:“易郎君不赏珍宝,却赠这等奇花,倒实是个风雅魁首,连我都自愧弗如。”

闻者听他这番介绍,已是羡叹不断,再目视易观澜,眼神已由轻视转为钦佩。

“是我等俗人俗不可耐,有眼无珠,不识名花。承蒙易郎君雅意,才让我等开了回眼界。名花赠勇士,倒也相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