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的评审团也相互耳语……
不一会儿,主持人宣布:“黑娃面馆!还是,不合格!”
双喜五人见状摇了摇头,看来评审们的标准可一点儿都没放低啊……
·
又过了10分钟,廖眼镜小面和芳芳面馆双双交卷。
廖眼镜面馆最出名的是他家的眼镜牛肉面,这次他们用了自家的经典红烧牛肉,不过用了河南烩面的技法,制作了一道麻辣牛肉烩面。
芳芳面馆则是在小面素面的基础上,加上了老上海的经典浇头—炸猪排和卤大肉,制作了一道猪排大肉面。
这两道面,评审团给出了结果是合格,但评审团主席却说道:“今天我们出的题目是非常难,芳芳面馆和廖眼镜面馆将其他地域的面食特色和重庆小面进行了结合,勉强做到了渝非渝。但是,都没有抓到这个题目的题眼,很是可惜……”
这时,场上数千观众的目光就全部聚焦在了淑芬小面的身上,期待最后的这支队伍的表现。
·
只见倒计时截止前最后5分钟,沉寂了大半场的淑芬小面,突然猛火双锅双灶开干。
一锅滚烫的开水,萍妹儿忙不迭的下菜下面。
一锅猛火爆炒,双喜不停地上下颠勺,只见锅铲配菜一阵翻飞,一股辣椒的焦香糊香混着酱香溢出,惹得台下前几排的观众直吞口水。萍妹儿将面挑到碗里的同时,双喜爆炒礼成,将浇头一股脑儿盖在了上面。
完成!淑芬火爆双脆面!
主持人忙迎上去,这时,评审团的7位专家评委也走到舞台中间,进行本次赛事最后一道作品的评审。
双喜将一大碗面拌匀,分到了8个小碟子里供专家和主持人品评。品尝过后评审们连连点头,主持人意犹未尽,看了看大碗里确实没面了,才舔了舔嘴角作罢。
主持人将话筒递给双喜:“洪老板,请简单阐述下你这道创意浇头面。”
双喜粲然一笑:“这道火爆双脆面,是由重庆小面素面打底,盖以现炒的火爆黄喉、腰花浇头。在我们麻辣小面的基础上,融入了糊辣酱香味型,再加上双脆的口感,使得味觉体验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一位专家说:“嗯,味道是很不错,除了麻辣,还有甘香,这是?”
“是洋葱,和甜酱油!洋葱本身的清甜加上用红糖熬制的甜酱油,有两种甘甜的层次。”双喜自信答道。
评审会主席却说:“那渝非渝呢?除了好味,这道火爆双脆面,是如何阐释这道题的?”
双喜昂首,微笑作答:“渝非渝,我们理解的是在经典的重庆小面的底色上,更有创新的发扬,但这创新,必须和经典底色融为一体。”
“首先,味觉上,渝派美食的底色基础,就是麻辣鲜香,味型醇厚。因此我们这次火爆的调料主料仍选取了大量的干辣椒、花椒、泡椒,辅以回甘的甜酱油和秘制酱汁提味,做到底味上有新味。”
“其次,烹饪技法上,延续了渝派江湖菜的爆炒技法,面与浇头必须做到同时出锅,要的就是那一口锅气!也就是咱们渝派美食一以贯之的江湖气!”
“最后,其实我们这是火爆宇宙系列,不止是爆双脆,还有火爆猪肝、火爆毛肚、火爆牛舌、火爆鳝鱼……其实是食客想火爆啥就火爆啥!渝非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道火爆衍生出无穷变化,这恰恰和我们重庆火锅的‘万物皆可烫’的有容乃大的精神不谋而合!”
“江城文化,自古以来就是地地道道的码头文化,胸怀宽广接受着这世间的来来往往。渝派美食文化,就是麻辣鲜香,酣畅淋漓,包罗万象的美食江湖文化。不论是火锅还是小面,吃的就是一个豪放浓烈、快意江湖!”
双喜语毕,好一阵寂静,隔了几秒全场才爆出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
伍仕轩双手插兜,目色深沉,感叹道:“好一个快意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