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太后这些年来,一直幽居别宫,不与外相通。 虽说现在已经被放出来,但仍算是深居内禁,短时间内,有没有自己的耳目,还很难说。 所以太后有没有得到外面的消息,也很难说。 反正面对气喘吁吁,看起来天都要塌下来了的曹爽,虞太后连正眼都没有给他,只顾欣赏着自己刚染的蔻丹,漫不经心地说道: “何事这么急啊?大将军?” 和解是和解了,但那是家族与大将军和解。 和太后一个小女子有什么关系? 太后小女子答应下诏改立皇后,那是为求自保,也是为了要出一口先帝在时的恶气。 但是被曹大将军幽禁了这么些年,太后可没忘记。 先帝做了什么事,太后都记得清清楚楚。 没道理曹大将军做了什么事,太后就不记得了。 曹大将军自然也是知道太后对自己的态度。 这妇人啊,心眼还是太小了。 就算以太后之尊,也避免不了这个。 所以平日里,他基本也不会跑来自讨没趣。 “太后,洛阳那边传来消息,西贼偷袭洛阳,洛阳守将司马昭作战不力,已是弃城而逃。” 说到这里,曹爽加重了语气,“洛阳已失啊,太后!” 听到这个话,虞太后顿时整个人都僵在那里。 目光终于从手指尖上移开,落到曹爽身上。 然后,震耳欲聋的尖叫声响起:“你说什么!” 这么些年来,还有谁敢在曹大将军面前这么大声? 曹大将军一个不防,只觉得耳朵里嗡嗡的。 他强行忍住去揉耳朵的冲动,不得已又对太后解释了一遍: “太后,司马昭守城不力,被西贼袭取了洛阳。” 太后继续尖叫般地问道: “司马懿呢?他不是有十数万人马守在洛阳吗?他就算去了邺城,难道就这么放任洛阳不管了吗?” 还十数万? 那都是多少年的事情了? 曹爽心里在腹谤司马懿,脸上泛起苦笑: “太后啊,你又不是不知道,太傅与我同是为辅政大臣,自恃四朝元老,眼中哪有我这个大将军?” “故而这洛阳与河北之事,皆非臣所能知晓。” 司马懿与曹爽不和,太后又岂会不知? 若非如此,此时的她,说不定还被幽禁着呢。 可是…… “不是说太傅戎昭果毅,临危制变,可宁大魏吗?” 虞太后仍是有些不敢相信: “洛阳城内,有大魏太庙,司马太傅岂能轻易弃之?” 所谓戎昭果毅,临危制变,是曹植和曹叡说的,虞太后自是听过。 再加上这些年来,曹爽倒施逆行,朝野内外,皆言司马太傅才是能扶大魏倾危的那个人。 对于这个说法,曹爽可就不服了: “太后,司马懿本拥关中十数万大军,再加上收拢洛阳、河北之兵,说他手上有二十余万精兵只多不少。” “洛阳乃大魏的城都,他不亲自守之,反而是无诏越州界,驻于邺城。” “依臣看来,说不得他是暗通西贼,才会坐视洛阳失守,何来戎昭果毅,临危制变?” “明明就是大魏之罪人是也!” 堂堂司马太傅,会与西贼暗通,太后肯定是不信的。 但洛阳说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