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棉花期田事件以后,并州与河东的世家,但凡有参与投资的,都会派出负责人常驻长安。 毕竟既然已经决定登上大汉的战车,肯定是需要时刻关注大汉的政治中心。 而且派出族中子弟来到学院学习,也是需要有人照顾看管的。 事实证明,这个决定非常正确。 大汉联合储备局决定扩收成员的消息,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砸下一块巨石,掀起了巨大的浪花。 各家有如闻到血腥味的鲨鱼,纷杳而至。 “君侯,外面又有人送了拜帖过来……” “不见不见!现在哪有时间去见他们,跟他们说我没空。” “喏。” 真是服了这帮家伙,一日投三次拜帖,当冯府是什么? 废纸篓吗? 再说了,纸那么宝贵,拿来干这种重复而又徒劳的事情,真是不懂节约。 既然决定了要领军出征,自然是以军情为重。 冯都护哪有时间和心情去搞那些沾满铜臭味的蝇营狗苟之事? “各家最后交多少钱粮上来,怎么交,这些都不用你操心,皆由尚书台的蒋公去跟他们谈。” “蒋公与他们谈妥之后,自会把各家上交的钱粮详情送到你手上。” “你所要做的,就是根据蒋公送过来的详情单子,看看如何分配成员名额。” “此事大概章程,我已与你说过,若有什么大的变化,你可与右夫人商量一番。” 冯都护对着李慕吩咐道,最后一句的后半句,转看向正在抱着孩子的右夫人。 右夫人白了他一眼,撇了撇嘴。 倒是李慕,低眉垂首,恭顺地回答道: “是,男君放心,妾记住了。” 在冯都护出任护羌校尉的时候,她曾留守南乡,一直干得不错。 交易所和储备局的一些人员,还是她当年亲自带出来的。 如今重操旧业,冯都护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当然,其实这个事情也可以交到右夫人手里。 但右夫人要带孩子,再加上还要阅览从尚书台那边送过来的政事,并把它们进行归档。 若非冯都护出征,她还要把重要的内容挑选出来,方便冯都护知晓。 所以这个事情,就不要再压给她了,免得她累着。 这绝对不是因为大汉联合储备局里面也有皇家的席位,所以冯都护生怕自己出征不在府上,皇家会趁虚而入,借机干涉此事。 冯都护走到右夫人面前,低头看了看自己最小的女儿。 孩子已经在她母亲的怀里睡着了,安安静静,很是乖巧,看来以后长大肯定是一个淑女。 冯都护脸上露出笑容,他下意识地放低了声音,说道: “此事所涉钱粮,虽说皆由蒋公琰去跟他们谈,但最终的数目,我们还是要过目的,监管一定要做好。” “可是真有问题,三夫人不方便与蒋公琰见面,但你可以,这个你也要放在心上。” 府上有左右夫人,进门有先后,但不分大小。 所以阿梅就是二夫人,至于李慕,自然就是三夫人。 右夫人掂了掂怀里的孩子,轻轻晃了晃,同时轻哼一声: “你和蒋公琰联手促成此事,难道还信不过他?” 阿姐身为皇后,前几日亲自到中都护府上与自己的阿郎商议事情。 不管理由是什么,其实终还是有些纡尊降贵。 身为皇后的妹妹,她自然也能隐约猜到一些原因——尚书台发力了,给了宫里一些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