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左右军第一批统帅正是关羽张飞马超黄忠。 中军则是由先帝刘备亲自统领,辅助领中军的人正是赵云。 先帝驾崩后,丞相总摄国事,大汉的精锐军队大部归于中军,由丞相府所统,前后左右军名存实亡。 直到冯君侯在凉州练出一支凉州精兵,大汉的军队才再次形成中外军格局。 关中一战后,丞相去世,天子迁都,冯君侯以平尚书事的身份,正式进入大汉权力核心。 为了名正言顺地统一指挥军队,凉州军也开始改编,主力作战部队就地转换成为驻扎地方的中央军。 若不然,凉州军就得重归凉州,归凉州刺史府管——这肯定是不行的。 最精锐的外军转成了中军,现在大汉的外军,基本就是各郡的郡兵——都督府的营队,基本也是隶属于中央军。 现在的大汉,政务由尚书台分担,但中央军日常军务和各地战事,却是由镇东将军府做出决策,再呈天子决定。 除非发生大战事,天子觉得有必要召开群议,召集众臣公开讨论。 虽然车骑将军刘琰、镇东大将军魏延、镇远大将军吴班皆位冯君侯之上。 但他们都少了一个最关键的权利:平尚书事。 虽然平尚书事不像录尚书事那样,是尚书台的最后决策者,但平尚书事这个身份,好歹可以参预国家机要,甚至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 明眼人都可以猜得出来,今日的封赏之后,冯君侯怕是可以名正言顺地统内外军事了。 不过在这个时候,冯君侯却是皱眉:“慢点吃,没人跟你抢。你府上没吃的?” 连喝带吃的赵广又喝下一大口豆浆,这才舒出一口气,回答道: “没有,我家那位要带孩子,这些日子一直没有睡好,所以我就是悄悄出来的,没敢惊动她。” 赵广和黄舞蝶的第二个孩子才一岁多,比冯永的三个小儿子还要小。 “怎么不叫下人给你准备?” “我家的下人做的没有兄长府上做得好吃,反正兄长今日也要上早朝,还不如来兄长府上吃。” 赵广理直气壮地说道。 冯君侯对他是懒得生气,直接起身,从右夫人手上接过大武弁帽戴上: “少吃点,今日陛下还要在宫里设宴呢,走了!” 将军府外,亲卫部曲早就提着灯笼在等候。 冯君侯接过亲卫手里的缰绳,翻身上马。 “驾!” “踏踏踏……” 亲卫护着冯君侯开始向着未央宫方向前进。 十月的长安,又正值夜里最黑暗的时候,颇有几分寒意。 特别是坐在马上,更是迎风,脸上感觉到些许冷痛。 没办法,大汉尚武,又没有正式分出文武,再加上现在也不是缺少马的时候,朝中的大臣,大多都是骑着马上朝。 坐车是一种文弱的表现,会被人看不起。 “兄长,还是住得离皇宫近些好啊,幸好当初小弟灵醒,在离兄长府上不远建盖了院子,要不然,这夜里行路,那都是难事。” 赵广骑着马,靠了过来,开口说道。 赵云死后,赵统继承了赵云的爵位。 赵广就算是分出来另成一家了。 黄舞蝶本就是富婆,再加上赵广这些年来,又是兴汉会的二龙头,手头更不缺钱。 再加上兄长又是负责长安的重建工作,他自然是比别人早一步,在离兄长府上不远处挑了一个上好的地段,盖起了好大的院子。 不过他总算还有良心。 院子盖好后,他只住一半,另一半,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