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右贤王刘去卑自不必说。 前左贤王于扶罗当年和刘去卑一起南下,也是救护过汉帝的人物。 更重要的是,于扶罗在救护汉帝之后,还辗转中原,与曹操作对了好多年。 而刘豹,正是于扶罗的儿子,继任为左贤王。 因为这个特殊的历史原因,再加上刘猛刘诰升爱两兄弟与刘豹的叔侄关系。 所以刘豹笃定,这一次右部反叛魏人,日后十有八九会牵连到自己。 毕竟这么多年来,魏人对自己这些胡人是个什么态度,刘豹最是清楚不过。 所以自己最好的下场,极有可能就是像自己的叔父(呼厨泉)一样。 被召到内地,名为陪侍天子,实则是被软禁起来。 正是因为想到了这一点,所以刘豹这才咬牙跟着反了——谁还不是姓刘呢? 至于促使刘豹反叛的另一半原因,自然就是跟刘猛一样,极为不满这些年毕轨对部落的欺凌。 刘豹看向刘浑,皱眉道: “你是阿兄的小儿子,诰升爱?” 刘浑当年离开部族时,年纪也不算太小,刘豹仍能依稀地认出他来。 “回叔父,正是。” 刘浑点了点头。 刘豹盯着刘浑,脸色有些阴沉: “你离开族里这么多年,没曾想一回来,就做了好大的事。” 方才的混乱中,他看到护在刘浑身边的那些士卒,明显不是部族中人,兵器甲胄可比自己部族强多了。 这种情况下,刘豹要是还看不出端倪,那就枉为左部帅。 刘浑微微一笑,不卑不亢地说道: “叔父过奖了,不过是重归大汉,被汉家天子封为归义侯罢了。” “嗯?归义侯!” 刘豹这一回是有些吃惊了,“汉家天子封的?” 长久以来,随着南匈奴的汉化,让他们在潜意识里认为,汉家天子所封的名号,可是比匈奴部族里的自封强多了。 可惜的是,自从鲜卑人在草原兴起以来,被封为王侯的胡人,大多都是鲜卑人。 匈奴人基本都是顶着匈奴内部原有的名号。 没成想刘浑出去游历一番,居然能有这等际遇。 所以得知刘浑居然有一个归义侯的封号,刘豹不由地感到意外。 刘浑昂起头:“那是自然。这一次我回来,不为别的,就是想要让族人摆脱魏贼的欺凌,过上好日子。” 刘浑在汉中与凉州呆了这么多年,深刻地明白一个道理: 主动投靠大汉的部族,与被迫投靠大汉的部族,两者待遇根本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这么多年来,大伙一直自称是汉家之婿,图的是什么? 不就是想要摆脱胡夷的身份,希望成为真正的汉人,不再受人歧视欺压? 身为匈奴贵族,哪一个不想成为第二个金日磾? 对刘浑来说,眼下的局势,就是最好的机会。 刘豹自是不知道刘浑心里所思,他有些皱眉:“什么意思?” 刘浑淡然一笑:“叔父若是信我,就先跟我去见过关将军,后面我再与叔父细说。” 事已至此,刘豹信与不信,有什么区别? 于是跟着刘浑,前至汉军营中,拜见关将军。 关将军没有想到刘浑非但出色完成了任务,甚至还把匈奴左部都拉拢了过来。 让她准备的后手一点都没用上。 当下非但不吝自己的赞扬,甚至不苟言笑的脸容都多了两分笑意。 对于刘猛与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