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永被诏入宫,与帝后密谈一日。 为示恩宠,帝后还在宫中设宴,让冯永在宫里睡了一宿。 第二日,冯永出得宫来,又转到丞相府上。 病情才稍有好转,尚还躺在榻上休养的大汉丞相,听到冯永前来,连忙让人替自己更衣。 “就不能好好躺着,冯明文又不是外人,算起来还是你的晚辈,就是叫你一声叔父也不过份。哪有晚辈上门,长辈还要先更衣的?” 黄月英这些日子以来,一直陪在诸葛亮的身边,连汉中冶那边都不去了。 此时听到他又要折腾,连忙过来阻止。 “你懂什么?冯明文现在乃是朝廷重臣,又是边疆虎将,吾岂能不着冠服而见之?” 大汉丞相一边应着,一边催道,“还不快点过来帮忙?” 若是换了平时,黄月英看到大汉丞相敢这样对自己大呼小叫,早就发飙了。 毕竟能教出降服冯虎将的关将军,黄月英又岂是易与之辈? 只是现在眼前病恹恹的丞相,一阵风就能吹倒似的,她吹大气都要小心。 心里虽不情愿,但还是上前搭手,特意寻来厚一些的衣物,帮丞相穿上。 然后又亲自扶着他来到一个小暖阁。 冯永早就在那里等候,看到丞相进来,连忙起身行礼: “永见过丞相!” “坐,快坐。” 诸葛亮在软垫上坐下后,温声说了一句。 声音虽然温和,但冯永听得出语气里的中气不足。 他依言坐下后,忍不住地向丞相看去。 才两年不见,丞相的面容已经变得枯槁,坐在那里,身子有些佝偻,完全没有了往日的精气神。 想起初见丞相时的中年老帅哥,再到汉中时的两鬓斑斑,然后是渐渐变得斑白,接着发须花白,再到现在的面容枯槁。 这位秉承先帝遗的大汉丞相,真的是做到了他口中的自己:鞠躬尽瘁。 眼下就差一点点,就到最后一步“死而后已”了。 冯永只觉得眼眶有些发热。 “丞相,你的身子……” 诸葛亮不在意地摆摆手,“无事,都是陈年旧病了,只不过是这一次,发作得比较厉害罢了。” 同时看了黄月英一眼。 黄月英挪了一步,又不放心地看着他。 冯永见此,连忙起身,挨到诸葛亮身边坐下。 黄月英这才低声对冯永说道: “明文,丞相身子虚弱,不宜谈太久,你注意看着些。” “夫人请放心,永省得。” 黄月英这才转身走了出去。 待暖阁无人后,诸葛亮这才面色严肃地看向冯永,开口问道: “你现在也是镇守一方了,无故不得轻离,怎么就突然回汉中了?” 虽然拖着病躯,但涉及朝廷正事,大汉丞相的眼光仍是闪着精光。 但冯刺史既然有胆量回来,又岂会没有准备? 当下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热茶,漫不经心地说道。 “放心吧丞相,我这次是奉诏回来的,没有违了规矩。” “陛下让你回来的?”诸葛亮眉头一皱,“我怎的不知这事?” 冯永叹了一口气: “丞相,我听说,你这次病得都吐血了,都是劳累过度所致的,怎么现在还这么爱操心呢?” “我怎么说也是一州刺史,又是大汉征西将军,持假节统凉州军政。” 冯永说着,喝了一口热茶,不经意地说道: “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