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莫篇(二十一)(1 / 3)

十一月二十二日的京城之夜,更深人静,街上已经没什么人了,岳晔方才带着贴身侍儿、管事婢仆从赵家自己开的车马佩饰铺子中走出来。他今个儿是过来看看行情并且瞧一下账目的,账目上的流水让他很欢喜,唇角不自觉地就翘起了一个浅浅的弧度。

朝廷新赏了文武群臣有功百姓,京城的铺面只要开了门的,那都是大把的进银子,何况他们赵家铺子中的佩饰式样精致用料考究,在整个京城都是数一数二的,这样的铺面那就是生财的聚宝盆。

这样的聚宝盆还不是绝无仅有,在看车马佩饰铺子之前,他先去的赵家的铜锡铺子。铜锡铺子的生意更是火爆,短短几天功夫就卖出去了近四百个铜货二百来个锡货,除去本钱和开销,纯利润能有七十五两,比一个从四品官员一个月的俸禄还要多。

当然赵家的铺子也不都是这种日进斗金的,事实上与大多数的武将世家一样,赵家的大部分铺面都是交给别人经营,自己纯粹收赁钱。赁钱有限,但可以杜绝铺面经营不善反而亏了老本的风险,因而在他嫁过来之前,赵家只有一家灯笼铺子是自己经营的,其他的都是赁给别人。

他嫁过来之后,在母亲岳飘的支持下,收回了两处位置最好的铺面,安排了十几个伶俐能干的婢女充当伙计,去工部作坊学艺,去工部作坊进货,两三个月后就开起了这两个铺子。当时赵家的侯爵俸银尚未恢复,银钱上很有些吃紧,得了这两处铺面的补给,上上下下才不那么忧虑。

只是,他当初开铺子的时候,也不曾想过会有今日这般红火的场面。看来真是别人说的话,国运昌隆才有银钱滚滚,天下太平才有百业兴旺。

对这情形满意的也不止岳晔一个,赵家的婢仆与岳晔自己的贴身侍儿都很是兴奋。七八个人提着灯笼把岳晔环在中间,每个人都如同侍卫在皓月四周的小星星,脸上都带着喜气,仿佛月亮的明辉就是他们的光彩,有一两个内心中甚至比岳晔还要激动。

车子驶进安远侯府的大门,到得二门前停下,岳晔踩着脚踏下车,才刚站稳,他的贴身侍儿玄绿就开口问他道:“公子,咱们的铺子这么赚银子,公子怎得不再多开两家?”

这话也是婢仆们的意思,只是她们都是赵家的老人,不像这小侍儿是岳晔从岳家带过来的,还是自幼相伴的,说话可以随意。

岳晔见这玄绿问过话之后,虽然其他的婢仆们都没说话,但全都顿住了脚步,便知道她们也都想听。他思量了一下,耐心地向着自家侍儿解释,“那不行的,朝廷的规矩,有现职的官员是不能够经营商铺做买卖的,虽然很多人并不怎么按这个行事,但毕竟有这条规矩在,破了这规矩的,在圣上心里印象就差了,以往咱们家情况特殊也就罢了,眼下咱们侯爵俸禄已复,再想法子生利,圣上就不会高兴了。”

他当初就想多开两家铺子,毕竟赵家的店铺有好多个,全都收回来自己经营的话,那收入绝对是惊人的,但母亲岳飘却不同意,岳飘跟他讲,虽然天子自己也开天心楼,但天子绝对是不喜欢手下臣僚无心国事,一心只想着为自己谋利开铺子置产业,不管是谁,一旦在天子心中落个重利的印象,那绝对会影响前程,这也是她掌管工部这么多年,岳家并没有自己开一间铺子的缘故。

当时岳飘语重心长地告诫他说,天下者天子之天下,天子绝对不会想要一个一心只想着经营产业为自己谋私利的臣下,这样的人即便富可敌国,也会被天子不喜,这不喜积得久了,就会被收拾,毕竟大权在天子手上,她想收拾谁,就能收拾谁。

他自然听母亲的,祭天大典上见朝廷重赏参战文武,动辄就是上千两金子,心里头越发认为母亲的话是对的,只是此刻是在同婢仆们讲,他不能够把母亲的话全都讲出来。

婢仆们都是很有眼色的,听他这么说,便纷纷表示少正君说得对,是奴才们见识浅了。岳晔见婢仆们受教,便放松了语气,笑着道:“咱们侯主只要给天子尽心效力,那就少不了富贵荣禄,多一个铺子少一个铺子,不打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