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9 贪功好乱(2 / 3)

北朝帝业 衣冠正伦 2027 字 10个月前

弱自己的执政权柄而常常在宫中聚会,皇帝也赏赐给他们诸多财货用以拉拢人心。而这些元魏宗室们聚集在皇帝身边,最主要的事情自然就是商讨要如何对付自己。“帝宅安否乃是社稷之本,外事纵有千般繁华,可若根系折损,终究是空,此事不得不察。”宇文泰缓缓开口说道:“陛下年华正壮,性也好强,心怀中兴之志确是社稷之福,可若是急于求成而为奸邪所趁,那就难免会成宗家之祸。须知今时局面非我一人能成,西狩以来内外文武鼎力为用,遂得以扎根于关西,不为顽贼所催。”讲到这里,他又望着在座几名婿子说道:“你等诸徒父辈亦各自勤奋不怠,家教相传应知成事不易。幸在群众推崇,使我得执权柄,又各献子弟于户,令此厅堂生辉。如今举用你等司职宿卫,千万不要辜负恩亲长辈的厚望,耿介于怀,佐王于正!”几名女婿听到这话后纷纷起身作拜应是,脸上神情则各不相同,有的一脸严肃,有的暗露喜色。他们各自家世不俗,父亲纵非柱国,也是大将军,又因为受到宇文泰的赏识而招为婿子,年纪轻轻便各享荣爵。如今又因朝廷与中外府的矛盾而得到丈人宇文泰的重视,被中外府授任为武卫将军而参宿卫,可谓是前程远大。但享受权利的同时也伴随着义务,他们也都知道这一任命的深刻含义。武卫将军乃是禁卫系统中最重要的中层将领,他们在当下这一时局气氛中担当此职,天然便担负着调和与监视的任务。如果随着事态的发展,矛盾已经不能调和,那么严密监视就成了唯一的任务。虽然说当今皇帝也算是他们的连襟,但有了丈人才有连襟,真到了需要作出抉择的时刻,他们毫无疑问是要站在中外府一方。这不只是他们自己的认识,也是父辈所作出的指令。宫防禁卫的确是需要加强,但皇帝为何敢于这么做,也是需要认真考虑的事情。究竟是皇帝自己一意孤行,还是背后有没有其他人的推波助澜,这也都需要搞清楚。见到叔父对几个婿子略作激励后,宇文护又开口说道:“如今朝中不欲中外府干涉朝廷时务,但也并没有即刻任用别者,朝事就此停废,绝非长久之计。年初韦孝宽承蒙多位朝士推举,归来担任雍州刺史,依阿叔所见,这当中是否有所牵连?”宇文泰心知宇文护这是怀疑关中豪强们串联起来,一边将韦孝宽召回担任雍州刺史从而掌握乡里军政权力,一边鼓动皇帝撤销宇文泰插手朝局的权力,如此一来他们便可以依托雍州作为基础,在朝中进行一系列的整合,获得与中外府分庭抗礼的能力。这样的情况还是非常有可能的,当年宇文泰组建霸府的时候,所恃者无非他们这些贺拔岳旧部以及兼并的侯莫陈悦余部,再加上孝武帝席前所带来的法统号召,从而笼络关中、河东等各地豪强势力。如今西魏所仰仗的武装力量本来就是以关中豪强们作为主体,再加上皇帝也越来越直白的表露出对于宇文泰这个丈人的不满。此时关中人士再与联合,一方拥有深厚的乡土基础,一方拥有政治名分和大义,理论上来说,的确是拥有架空中外府的能量。宇文泰还没来得及回答,旁边尉迟纲又开口道:“畿内诸王近日也勤往大司马府中拜访,而且京中不无传言道是大司马或可继为丞相。”此言一出,堂内气氛便又陡地一变,有几人下意识便望向了宇文毓。宇文毓很快也察觉到这一点,眼见众人望向自己的眼神有些微妙,他便连忙说道:“大司马应无此意,近日与言只是教我守牧镇抚一方的事宜,从不闻其有进执朝政之言。更何况,大司马久从声令、共奖王室,与阿耶虽是异体但却同心,若有邪气入户滋扰,我一定力谏止之!”宇文觉似乎一直在等着宇文毓开口,待其话音刚落,当即便嬉笑道:“阿兄虽然在大司马府上入户为宾,但可惜大司马堂中更有贵宾。若是同往造访,恐怕不会相待无异罢?”宇文毓听到这话后神态更显窘迫,而堂上的宇文泰则就不由得皱起了眉头,本待开口训斥宇文觉两句,但心念一转后又望着尉迟纲说道:“明日归京后,你往大司马府上拜访,请他到华州来,我有事相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少利益牵扯便越简单越纯粹,宇文泰与独孤信之间诚然是关系匪浅,但随着各自势位的提升,到如今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老朋友和儿女亲家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