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奋起的丈夫而言,此乡也是立事建功的沃土。 我本关西事耕一村夫而已,幸在文安公举荐,大行台垂赏、拔任剧要,常感受之有愧,唯勉力行之。也常常自省继我者谁,不敢贪阻进贤之途。 李郎你虽东州新客,但追朔故望,也是乡土中人。观你乡里编制严整,可知治事治众皆有经术方法。我欲举才于道,又恐有扰清志……” 李泰听到这里,总算明白,原来苏绰特意邀请自己同往探访周惠达,是为了进行一场行动思想教育呢。 他连忙起身拱手道:“伯山不敢称艳自傲,既得尚书赏识,唯逞此薄能、捐此微力,证此视听!道之所昌,先行后继,士之所美,抱薪传火,受此火种,燃我身躯,传于后者,身虽不伟,道不孤也!” 苏绰听到这话,又忍不住拍掌喝彩,继而又说道:“李郎才情,前已有见。我私心作祟,欲举你入朝,为文安公执笔做传,成一薪火佳话,请李郎勿辞!” “伯山义不容辞!” 李泰又连忙说道,给周惠达写一篇传记,也能积累一些人脉交情。且不说周惠达本身在西魏积累的人脉,这老人家垂死病中惊坐起,拉着自己就要认女婿的事情,也让他从心里认同对方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