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章(2 / 3)

的建筑书分门别类、林林总总。真的可以说是建筑书的海洋,又或者说是书山更贴切,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

陈菊东进入这书山之中,一时无从入手,他像大多数人那样先浏览一遍,再挑几本最喜欢的书看。当他流连于一排排的书架之间时,忽然,隔着一排书架,陈菊东看到一个女孩的身体的某部分,头发又或者层板之间和书本之间的缝隙现到的身段。他隐约有种识曾相识的感觉。当他绕过书架走到前面一排时,那人已经不知所踪,他转身之间又见到那人在书架的尽头经过,他跟着过去,书架的尽头便是通往楼梯的通道,空无一人。

在图书馆的书架间,又或者在旅游区的□□中,有位伊人若隐若现,当走过障碍之物,现出的是那张期盼的俏脸,两人微笑道一声,“你好。”那是多美妙的奇遇!陈菊东心里茫然若失,也不免觉得好笑,所谓美丽邂逅的事情是那么的动人却又那么的不现实,也许只有小说中才会出现。

最后,陈菊东挑了几本书来到靠窗的专供同学们阅读的台椅前,很多位置已经给一对对的男女占据。原来图书馆是情侣们约会的最佳地方。在校园里谈恋爱太过暴露,还要受日晒或风吹雨打,去校外的咖啡馆却有点远并要承受高消费,而在图书馆里,书香而清雅,夏有空调冷气,冬天温暖舒适,而且肃静,不许高声说话的氛围正好是两人交头接耳亲近的理由。面对那些一双双相依偎的情侣,陈菊东轻轻摇了摇头,最后找到一个比较显眼的糟人嫌弃的位置坐下。

虽然位置不是很好,但那几本挑下来的图书足以让他很快耳目清静下去。他可谓如饥似渴地阅读,直到天花的音箱响起提醒图书馆将要关门。最后,他决定把台面上还没来得及看的几本书借回去。

他到三层办借书手续的时候,人不算很多。突然听到借书队伍里有个女生轻声叫他,“hi,陈菊东。”他看过去,好不惊喜,竟然是余筠。他也打了个招呼,然后排到队伍的后面去。

陈菊东办完手续出来,见余筠在门口等,便快步走上前说:“这么巧?”然后两人步出图书馆,一起朝宿舍走。

余筠的心情不错,她笑笑说:“嗯,这么巧,你什么时候来的呀?”

“下午图书馆上班没多久,我就来了。”

“哦,我也差不多是那时候。”

“那么,你上过五楼吧?”

“嗯?你怎知道的,你看到我了?”

“刚上图书馆不久,在五楼书架的缝隙中看到一个人像你,一会又不见了。”陈菊东确定看到的那人的服饰和余筠的一样。

余筠对他婉然笑道,“可能是我吧,我好奇上来过,发现全是你们科的专业书,转了一下就下去了。”

“哈,那我见到的人应该是你。”菊东才留意到她手上捧着好几本书,他说帮她拿,她大方地道了声谢,就分了几本给他。

见她借的是几本厚厚的外国名著和些诗集,菊东说:“你怎一下子借那么多书。”

她说:“难得遇上几本喜欢看的书,所以都借了,要不很难再遇得到了。”

陈菊东想也是,如果这次你不借,给别人借了下次就很难再遇上。所以好的书一般不会很久地存放在图书馆里,通常不是在借阅者的住处就是在借阅者们传递的路上,能遇上喜欢的书真的很难。他看见其中有一本叫《徐志摩与林徽因》他曾经在某本诗集里看过徐志摩的诗,便说:“你喜欢徐志摩的诗?”

“嗯,你呢?你读过他的诗吗?”

“只看过几首,其中最熟识的就是那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那是《再别康桥》,我也很喜欢这首诗。”

“你知道我的同学是怎样改编它的吗?”

“怎样?”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抹一抹嘴角,不留下一条青菜。”

“哈哈!”余筠笑了:“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