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远章被李颜希给搞糊涂了,“你既然满意,那为什么要请辞?” 他方才还以为李颜希是不满意,故意说这种话来点他的。 毕竟李颜希也是个要面子的人,唯一的独女被自家孩子给拱了,还给不了太高的地位,说出去的确难听。 “一来,微臣年纪大了,上课时常觉得疲惫。 二来,微臣现在作为应天文学报总编,要管理的事情太多了,也抽不出太多精力。 微臣也决定,将应天文学报做大做强,希望有一天,有人的地方就有应天文学报!”李颜希拱手道:“所以,微臣实在是不能继续赖在大本堂,占着位置不走了!” 朱远章微微点头,那应天文学报,他也是有订阅的,两日一小刊登,五日一大刊。 不仅有各种精美的诗词歌赋,还有让人眼前一亮的章回体小说,甚至还有民间奇闻异事,和不公之事。 另外还有专门的百姓报,商业报,倒是比官府的官报还要全面。 那一沓报纸,也是便宜,就算是普通人家都订的起。 为此,应天近来,也是涌现了许多的人才。 “咱不许你请辞,你可以调整一下课时,减少进宫授课的时间。”朱远章道。 如此一个优秀的大儒,他实在是舍不得放出去。 “谢陛下厚爱,只是微臣想极于专事,不愿意分心!”李颜希道:“一来可以为大业挖掘人才,二来,可以促成文学盛举,三来也可以将文学报办的更加专业! 不满陛下说,再有三日,便是应天第一届人才交流大会,目前报名的世子,已经超过千人。 这些人都是在野的文人,其中不乏优秀者。 微臣到时候还要过去主持大局。 还有,吴王府,应天文学报社,应天商会,凤阳官府衙门,联手推出了全新的文凭。 此文凭可用于考量学子的学习高度,如学完蒙学的学子可以得到蒙学证,上过县学的可得童生,若是有功名在身的,比如秀才,那边可以颁发高级文凭。 凭借这文凭,可以得到吴王府,文学报,应天商会,凤阳官府衙门优先录取。 若是没有功名,也不至于让这些文人当个穷措大,而是让他们有立足之地,也可以贡献自己的力量!” 朱远章一愣一愣的,“文凭?咱怎么没听说过?” “不满陛下说,这也是吴王的一次尝试,微臣也是想把这件事给落实好来!“李颜希心里有些紧张,说句难听的,这文凭就是官府给的第二功名,一个不慎,就容易出事的,“考取功名,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万里挑一。 若是有个秀才功名,则还好,可有些人一辈子都是个童生,上不得,下不得。 这文凭,就是进一步的释放这些人的力量。 很多人不是没有文采,也不是不优秀,他只是......在科举这一块,不优秀! 这也算是一次尝试!” 朱远章眯起了眼睛,他又不傻,“太子知道吗?” 李颜希愣了愣,反问道:“太子可是应天商会的会长,吴王说了,这些文人日后量才,太子殿下随时可取!” 听到这话,朱远章明白了,这是帮助太子筛选在野的人才。 他并不认为朝堂上的人就是人才,民间就是蠢材。 恰恰相反,他对朝堂上某些人已经非常不满了。 这种民间取仕的做法,正中他的下怀,而且不是朝廷取仕,那些人并不会太放在心上。 “文凭有几个等级?” “六个等级,对应的是蒙学到监生,每一个文凭
第三百九十四章 士之患尤胜过门阀(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