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 一切的一切,只为了这最终的时机,取温家皇权而代之,集五家权柄于一身,将分散各家的权势拢归一处? 五位皇子,三位早夭,好不容易活着长大的,一个造反被杀,一个突发意外下落不明,唯一剩下的嫡皇子,却因背后党羽众多,又从众皇子的死中获利巨大,反倒成了众人眼中屠戮手足的暴虐之人。 但若只是如此,皇帝也不至于写下这样的信来。 怕只怕,有的人,是动了斩尽杀绝的心思。 斩草除根务须尽。 多年来,连外嫁的公主都没逃过被屠刀灭尽亲族的命运。 如果此人,或者说此人所在的世族,自开国以来就已经在布局。 那此次这可遇不可求的机遇摆在眼前之时,温哲翰这温家仅剩的独苗,恐怕凶多吉少。 或许不止温哲翰,便是身上有一半温家皇室血脉的自己,恐怕都生死难料。 孟舒澜沉眼看着信纸上短短的一行字,万千的思绪自心头过,繁杂一片。 又十日,晏清初步整治好原羌国遗留事务,率大军返回西疆休整,以待随后进京述职。 孟舒澜将安宁前来宣旨,说皇帝责令其无须上京述职,返疆后即刻前往北疆告职上任的事,说与晏清。 晏清不解:“这岂非是落朝臣口实?” 孟舒澜垂睫,道:“左右怎样都是那帮言官说的。既然是圣上的旨意,你照做就是。倒也省得回京,去听那群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嚼舌根子。” 朝堂之上,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言官们,此时正面红耳赤地同皇帝争议。 “圣上,这远征大军大胜归朝,一则扬我国国威,二则也是方便论功行赏、交接军务。这是历来的规矩,怎可以随意更改?” 皇帝不以为意:“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一直守着先祖们传下来那点儿死规矩,不结合时政有所调整,那就是照本宣科,要不得。” “圣上,这随意更改祖制,那可是对先祖的大不敬啊!” 皇帝瞥一眼拿祖制说话的大臣,道:“朕以为,先祖心有丘壑,断不是会为这点儿小事计较的人。倒是爱卿,莫要以己度人啊!” 说话的大臣,被皇帝暗戳戳说自己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气得脸色涨红,正要再开口反驳,却又听皇帝道,“先祖的规矩,不也是活着的时候立的?如此,等朕百年之后,朕的规矩,不也就是祖制?” 皇帝一句话把群臣堵得没话说。 能说啥呢? 说皇帝能长生不老永生不死,还是承认皇帝早晚会死? 说啥都得罪皇帝,还不如不说。 拿祖制说事儿是说不过去了,便有大臣转换思路,又道:“先祖立制,皆是由诸位大臣商议而后定。圣上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