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3 / 4)

静悄悄的。

虽然里头不能出入,但差别待遇与前世在宫中被禁足相比,简直是小儿科。

毕竟都是自家人,打点起来容易,也不用受那些欺凌苦楚。

“张大哥,这个是昨夜章太医给姑娘开的药方。我们出不去,劳烦你帮忙取药来。”

浸云在屋里给高月上药、处理伤口。诗云在屋外,按部就班地办好高月交待的事。

“诗云,你真是找对人了,阖府上下就属我跟妙仁堂关系最好,李孜那小子见着我都得管我叫爹。”

张肃经历了上回驱邪的事,又见高月左右都有人照料,料定此次禁足必然也不是什么大事,所以还有兴致开玩笑。

“你跟他关系好也没用。姑娘交待,这回你不能去妙仁堂拿药。”

“这是为何?妙仁堂是咱侯府的产业,平日里看诊拿药都是去那里,到外头的药馆还得花钱。”

“这我却不知。不过主子要办的事,总有她的道理,你照做就是了。”诗云说完,从腰间锦袋取出了几辆碎银交予他。

张肃点头,到外头去也一一照做了。

只是回来时经过妙仁堂,看见好友李孜正在里头给客人拿药,想起许久没和他喝酒,便忍不住上前踢他的屁股,想约个时辰一起去栀灯坊乐一乐。

“好小子!不在侯府当你的差,跑来讨你大爷的打。”李孜回头见着他,顿时也乐了,笑着还击,险些跌了药。

他们两个,是从小一处玩闹的发小。

他们的老子,张恒和李济,一个善理内务一个精通医术,自凉州时便跟着高邗,出生入死,关系非比寻常。

生下两个儿子,年岁相当,性格也投缘,平日相处如亲兄弟一般。

只是李孜继承了父亲寻医问药的本领,做了大夫;张肃自小在侯府出生长大,心气更高些,从了武,励志做武将。

两个人说说笑笑,厮闹了半日。

李孜注意到张肃手里的药,竟不是在妙仁堂拿的,看到包装却是他平日里最厌烦的荣喜堂之药,更是翻了个白眼。

“什么好东西,竟去外头那些不三不四的药房拿,给我瞧瞧。”

张肃听这话茬,知道是李孜心里不爽快了。诗云交待不在这里拿药,但没说不让看,李孜又知根知底,心想也无大碍,便连同药方一起递给了他。

“什么好东西我不知道,只是诗云特意叮嘱,只许到外头拿,不许找你拿。”

提起诗云,张肃知道李孜向来对她有意,此时便起了坏心思,调侃道:

“虽然诗云说是大姑娘吩咐的,但我料定人家就是烦你,不想煎你抓的药。”

说完,张肃这边还乐着,等李孜来踢他。但李孜脸色突然一变,直接把他拉到了后堂无人之处。

“这药是抓给谁的?”

张肃见他如此,知道里头大概有事,便也不敢再玩笑,直接跟他说了个明白。

“这药方古怪得很,绝不是用于治疗肚痛。要紧的是,这其中有两味药,单独用药都没事,但若一起煎服,便是剧毒。”

李孜指了指药方里的两味药,边说边在里头挑挑拣拣,将那两味药取出。

“你要是这样拿回去,到时候大姑娘有个好歹,你也罪责难逃!”

听他这样说,张肃也吓了一跳,连声谢道:“好兄弟,你救我一命啊。这方子有剧毒,那荣喜堂的药童竟问也不问,就这样抓给我。”

“外头那些药童只管对着方子抓药,哪懂这些。此事非同小可,你快回去禀报侯爷吧。”

“行,好在今天走了鸟屎运,来找你混了半日,才不至于酿成大祸。我先回去,改天请你喝酒。”

匆忙告别了李孜,张肃赶回了侯府,不巧高邗进了宫,父亲也随从左右不在府里,于是只好又回禀了高月。

听闻此事,高月眉心一蹙,竟未想这老东西如此阴狠毒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