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庆忌就在奉天殿召开了大朝会,凡是朝中官秩六百石以上的公卿百官,都务必到场参加。 这一次,庆忌与群臣要讨论的国政,不外乎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体系的问题。 这其中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事情,如《教育法》,各所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规制,还有是否让教育资源集中起来的问题。 太子恒首先出列道:“陛下,儿臣认为,我大吴应当在教育体系中,加入‘全日制学历教育’,就是除了礼拜六、礼拜日,以及任何节假日以外,学生都要待在学校中,学校要管吃管住。” “除了小学以外,其余初中、高中、大学都要实行此等全日制学历教育。” “原因在于初中、高中、大学这三级学府教育资源务必集中。” “而初中设于乡或县,高中、大学设于县城内外,学生们要上学,难免路途遥远,他们有的人靠着两条腿一天走上几十里,来回百里之遥,这还用上学吗?” 由太子恒说出这个问题,抛砖引玉,然后群臣就开始一阵热议。 学生们上学路途困难,这的确是一个问题。 诚然,大吴各地的官道,其基础设施已经非常完善,但终究是不可能让每个人家里有一匹快马,一辆马车…… 就算是有马匹、马车这样的“交通工具”,只能缩短赶路的时间,等学生上学放学,这一来一回的,也是把人累的够呛。 这时,侍中邓析皱了皱眉头,起身询问道:“太子,关于教育资源集中的问题,老臣持赞成意见。” “但,实行这样的全日制学历教育,学校包吃包住的话,住宿问题且不说,伙食方面,是国家承担,还是学生家长自掏腰包?” 这就是群臣要讨论的事情了。 太子恒缓声道:“邓大人,在这个事情上,孤认为,我大吴而今府库充盈,钱粮堆积如山,不缺这点钱,所以朝廷应该给予天下万民,给予这些学子更多的恩典。” “何不进一步食宿费全免?” 当了这么多年的储君,太子恒已经今非昔比了。 原来的太子恒有些“自私自利”,凡事以国家利益为重,不太关心民生,只是在庆忌的悉心调教下,太子恒已经完成了“蜕变”,完全是一代仁君的样子。 这让庆忌很是欣慰。 “不可!” 太子恒的话音一落,邓析立即反驳道:“陛下开恩,让天下人都有书可读,不止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而且还是全民免费教育,这已经是天大的恩典!” “如果食宿费全免,这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后果不堪设想!” 顿了一下,邓析道出了自己的见解。 “我大吴现在有多少学子?日后等教育体系趋于完备,又会有多少学子?” “太子,老臣保守估算一下,如果自初中开始,实行所谓的全日制学历教育,学生的食宿全免的话,对于国库而言,未免负担太大!” “初中、高中、大学,这三级学府的学子,其年龄在十三岁到二十二岁之间,有多少人?” “绝对不少于四百万!” “如国子监一般,他们是食宿全免,标准原来一天两餐,后来蒙陛下恩典,勒令国子监的士子都能一天三餐。” “一餐的伙食标准是五钱到八钱,务必保证营养均衡,有三菜一汤,菜品两荤一素,或两素一荤。” 邓析拧着眉头,环视一周后,说道:“如此算一笔账,就可见一斑了。” “哪怕是以最低标准一餐五钱,一名学生一日三餐,那一天就是十五钱,一个月就是四百五十钱,一年就是五千四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