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灭国不用兵(1 / 2)

“出兵伐楚之事,我吴国必须早做打算。”

庆忌若有所思的道:“楚国已然今非昔比,大不如前,寡人之意,是要进一步削弱楚国。”

“不知大王有何谋划?”

范蠡好奇的问道。

“孙武在自己所着之兵法中,有一句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寡人深以为然。”

庆忌轻笑一声道:“灭国不用兵,杀人不用剑。岂不为上道耶?”

“而今我吴国,国富民强,府库充盈,正是大有可为之时。少伯饱读诗书,应当知晓昔日齐楚‘公贵买其鹿’之典故耶?”

闻言,范蠡不禁眼前一亮,道:“大王是欲效彷公贵买其鹿之事,以此弱楚?”

“然也。”

正所谓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庆忌十分通晓古代的典故,并能学以致用。

所谓的“公贵买其鹿”,发生在齐桓公时期。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贸易战,发生在春秋时期,着名的历史典故“买鹿制楚”就是这场贸易战的起源。

齐桓公任人唯贤,以管仲为相。

但是在争霸的路上,虽然楚国不至于是一道难以跨越的天堑,但也是齐国争霸必须要跨越的一座大山。

此时楚国如日中天,实力迅勐上升,正欲与齐国争夺霸主之位。

有雄心的齐桓公,虽然有勇却并非无谋,齐桓公心知肚明,要获得霸主之位,楚国是必须要面对的。

但是与楚国一战,胜率根本不足一半。

即便举全国之力一战最终胜利,那也是惨胜。

齐国与楚国鹬蚌相争,得利的渔翁马上就会扑上来,所以打与不打,齐桓公无法确定后果,不敢打。

当时管仲提出“公贵买其鹿”,管仲认为这一计可以不战而胜楚。

在管仲的计策下,齐桓公派出大量“使臣”前往楚国。

这次的“史臣”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使者,来到楚国后没有找楚国国君商量战事,而是大肆高价购买动物,以鹿鸟为主。

楚国上上下下都以为齐人傻了吧唧的,竟然会花大价钱,去购买这些遍地可见的野生动物。

于是楚国兴起了“捕鹿”行动,因为这比种植粮食利益大的多。

楚人为了获取钱财,荒废了土地,全都上山捕鹿。

因为沿袭周朝分封制,凡是领地内的最高长官,除了需要向上级缴纳岁贡之外,其他一切财物都可以自由分配。

在这样的情况下,财物带来的实际意义远远比不上粮食。

而楚国三个月全民捕鹿,完全荒废了土地,全国颗粒无收。

再加上野生动物又被捕获一空,百姓空有大量铜钱,却没有任何粮食。

为了获得粮食,楚国无奈,只能向齐国低头。这场贸易战让齐国不战而胜楚,一举成为春秋霸主。

除了对楚国发动贸易战外,齐国还对梁国、鲁国、衡山国等国家发动过贸易战,无一例外的取胜。

这种贸易战,可以说是“饮鸩止渴”的一种阳谋。

什么是“阳谋”?

就是你明知道这是敌人的计谋,却无计可施。

华夏的老祖宗,早在两千多年就已经能使用出如此计谋。

后世的某个超级大国所发动的贸易战,不过是管仲玩剩下的!

“大王,若效彷昔日齐桓公买鹿制楚之事,大有可为也。只是不必一一效彷!”

范蠡缓声道:“楚国地大物博,然封君遍地,时常对楚王之命令阳奉阴违。”

“如我吴国、齐国一般,有盐铁官营之制,而楚国无有,也难以实行如此制度。”